离家同拼搏齐飞 归家共牵挂一色
2024-08-30 09:59   浏览人次:
  中国人自古便讲究落叶归根,这是对归家的期望;而中国人又有出去闯荡世界的雄心,这是离家的渴望。我认为,应在奋斗时离家,在需求时归家。
  离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人生在世,我们不可能愿意待在一隅,而是怀着心中的热血,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少年时的戚继光,出门探索,习得兵法;少年时的霍去病,随军出征,大破匈奴……离家,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砺自己的心智。
  离家,是对自我的挑战。家,一直是许多人的避风港。而离家,意味着失去家人的守护,失去亲人的关心。但古人云:“夫祸乱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如果一味沉浸在家的守护中,便会不思进取,没有主见。最近网络上讨论度很高的“巨婴”便是同理,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亲人的庇护下,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有些二十多岁的人甚至不会自己穿衣做饭,实在让人唏嘘。因此。适时离家独立便很有必要。孟子有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离家,便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生活的挑战。
  归家,是对家的牵挂。“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早年间远渡重洋,赴美留学。而当祖国这一个“大家”有需要时,他不顾他人劝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保护了新中国的安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论是远赴西洋求学的徐悲鸿,还是远赴东洋的鲁迅,他们总能在“大家”有需要时回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凭着对家的牵挂,不远万里归家。
  归家,是对家的留恋。中国老人大都不愿跟随子女前往城市生活,他们更愿意守在待了半辈子的故乡,用更直白的话来讲,就是祖宗都在这,舍不得走。这便是中国人所独钟的乡土情节,他们宁可在家的老屋中度过余生,也不愿前往高楼大厦。就连圣人也不例外,明朝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先生,在生前的最后愿望便是回家。
  离家在外,也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啊!
  在拼搏的年纪不再贪图安适,宜离家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家中有需要时回来,以家为重。  指导老师:林道彬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