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寻梦
2025-08-27 08:44   浏览人次:

  当大暑的热浪在长江南北乃至中原大地肆意翻滚,我却怀着一颗超尘洗俗、穿越宇宙轮回的心灵,奔赴青海湖,去寻觅那一方清凉胜境与厚重的历史文化。
  初至青海湖,便被那扑面而来的凉爽所包裹。这里的空气仿佛滤去了尘世的燥热,带着湖水的湿润与草木的芬芳,轻拂着我的面庞。站在湖畔,极目远眺,青海湖宛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广袤的草原与湛蓝的天空之间。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精灵在眼前跳跃。
浩瀚的青海湖,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连接着中原与西域、内地与吐蕃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在匈奴切断河西走廊的年代,贯穿青海湖周边的“河南道”和“甘青柴达木通道”便成为丝绸古道上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名文化行者,今天站在青海湖畔,纵览东西南北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古道。曾有多少商队,翻越座座雪山,携着阵阵驼铃,穿越茫茫大漠,往返当年被称为“西海”“羌海”的青海湖畔。他们带来了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铁器、漆器、造纸和印刷技术;也带回了西域的珠宝、香料、胡乐、汗血马、玻璃制品、佛教文化和葡萄、石榴、胡萝卜等蔬果产品。而唐蕃古道,则是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往来的纽带。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沿着青海湖畔的古道,途经日月山、倒淌河一路西行。当时的唐蕃和亲,虽属无奈之举,但从客观上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和平共处,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如今,青海湖周边的历史遗迹,宛如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伏俟城,这座曾经的吐谷浑王国都城,虽已历经一千七百余年的风雨侵蚀,但城垣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漫步在古城的废墟之上,仿佛能听到王国民众的欢声笑语和古城争夺战中的金戈铁马之声。当年,吐谷浑人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以青海湖为依托,发展农牧业和商业,建立了丝路驿站,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让后世凭吊,不由令人感慨万千。
  当然,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与青海湖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隋炀帝杨广,曾亲率大军西征吐谷浑,在青海湖畔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他的这次西征,加强了中原王朝对青海地区的控制。当然,这种征讨和控制孰是孰非,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还有唐代诗人王昌龄,他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句,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描绘了青海湖周边的壮丽景色和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这些诗句,不仅让青海湖的美景流传千古,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除了历史名人,青海湖还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传说青海湖是西王母最大的瑶池,每年农历六月六,西王母都会在此设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这个美丽的传说,为青海湖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还有黑马河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青海湖周边干旱少雨,百姓生活困苦。一位善良的牧民骑着黑马,四处寻找水源。最终,黑马用它的蹄子刨出了一口清泉,泉水汇聚成河,流入青海湖,从此这里便风调雨顺,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些传说,都寄托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青海湖的几天里,我沉浸在这如画的美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站在湖边,我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对话。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领悟到生命在宇宙轮回中的渺小,以及尘世枯荣兴废的延绵永恒。
  离开青海湖的那一刻,心中满是不舍,知道自己将要回到喧嚣的尘世。然而,那片湛蓝的湖水、广袤的草原和古老的历史遗迹,将会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次青海湖之旅,不仅让我在大暑之际穿越炎火,骋怀在清凉胜地,更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文化养分。它让我明白,每一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每一段历史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探索。

七律·游青海湖感怀两首
于利祥
(一)
大暑江淮炎火炽,西来仙海沐春风。
湖光浩渺摇苍影,云浪连绵映翠篷。
炽气消于青藏梦,豪情荡起碧波中。
悠然淡看轮回事,高境骋怀意未穷。
(二)
大暑炎氛尘世漫,高原羌海逸情融。
寄随沧浪吟峰雪,犹叹遗墟立昊穹。
炀帝西征旌旆隐,文成远嫁梦魂通。
凭栏静悟知兴废,浩渺云烟俯仰中。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