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我来了。再一次踏上苏北的这一方热土,心在悠悠地颤抖,眼已披上朦胧的纱帐,思绪如脱缰的野马……
十七岁那年初冬的一个下午,我爬下军车踏上了滨海的土地,坐在部队大礼堂门口草地的背包上。当第一个被点到名时,我一下子蒙了。直到再一次听到“吴春华”,我才迅速起立,响亮地喊了一声“到”。
就这样,我成了新兵一连一排一班的第一个兵。晚饭时,新兵连陈香班长宣布我担任副班长,第二天早饭后,我便跟着班长上街为新兵战友采购生活用品。
那时的滨海,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城里的路比较宽。记忆里,除了一条连接照相馆、人民医院、汽车站的主大街和邮政局的老街是水泥路外,其余都是石子土路。新兵连的生活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连日的阴天乌云,让我误以为这里没有天晴的日子。远离家乡的思愁如影随形,新兵的齐步、正步、跑步训练,晚上突如其来的紧急集合,还有躲在被窝里抹过的眼泪,大白菜成了主餐。可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放弃。终于,在全连180多位新兵的考核中,我在满分的五位新兵里赢得了一席之地。戴上红五星、红领章的那一刻,那心情,至今都刻骨铭心。
在滨海的日子里,我们竟没有看过滨海的海。但西坎、东坎的营房、靶台、卫生队、修理所、汽车连、指挥连、红滨招待所、机关大院,这些地方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还有那三天两头在部队礼堂放电影时的值勤任务,首长别墅区的警卫工作,街上军容风纪的纠察,以及每天5公里的越野跑……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我在滨海的青春记忆。
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滨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石子土路早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的灯火辉煌璀璨。可那些过往的岁月,就像一部老电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放映。
我漫步在曾经熟悉的街道上,试图寻找当年的痕迹。在尚存的部队大礼堂前,我仿佛还能看到当年自己身穿绿军装,腰扎武装带,佩带五四式手枪,英俊潇洒的身影,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四三二部队礼堂规则的播音,似乎还能听见战友们“来一个,来一个”拉歌的呼喊。在滨海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我青春的梦想与汗水。
滨海,你见证了我的成长,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到一名坚毅的军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我深深的眷恋。我在梦里寻你千百度,如今再次与你相拥,心中满是感慨。
那些在滨海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责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滨海都将永远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生命中无法磨灭的时光。
时光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悄无声息地将许多过往卷入深处。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亲爱的新兵连班长陈香、参谋长李勇、连长戴申申、指导员王国民、还有隔壁班的老班长刘万富……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如那璀璨的星辰,在记忆的天空里闪耀,即便时光匆匆,蹉跎流转,那份温暖与眷恋也从未消散。
滨海,这片承载着我青春与热血的土地,在岁月的冲刷下,越发显得珍贵而令人怀念。滨海,谢谢你,给予我一段如此珍贵的时光。我愿将这份记忆永远珍藏,带着从这里汲取的力量,继续前行。 (吴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