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斌 封长林 吴超
8月15日下午,走进滨海港镇板桥村六组一户农家小院,院内摆放着坛坛罐罐的乡愁老物件,靠右边的主屋门楣上挂着“盐城市红色收藏委员会滨海分馆”牌匾,馆内展存着滨海抗战事迹和红色文化。创建这座红色收藏馆的主人叫钱科卫,是该村的一位农民企业家。虽然已过立秋时节,骄阳依然似火,但比这更滚烫的是这位农民“馆长”火热的红色 情、爱国心。
一番辛苦寻亲“踏破铁鞋”,赓续红色血脉不遗余力
1998年,19岁的钱科卫怀揣仅有的50元钱到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打工,后来又转辗到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作为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地,那里保存了15处建筑旧址,是了解新四军抗战历史的重要窗口。他在那里不仅创业立足,打造了科卫佳居木地板品牌,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还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他默默地立下誓言,要为红色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为烈士寻找后代,为烈士亲人寻找烈士,赓续红色血脉。这是钱科卫用奉献践行红色担当的第一步棋。2015年,钱科卫毅然选择把产业带回家乡滨海发展,开始寻访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和遗物。
他先后邀请3名热心红色文化人士参与他的寻访之旅,先后到南京市高淳县、句容市茅山镇、涟水县、徐州市贾汪区、淮安市、响水县等地,行程25万公里,用了2年多的时间,一路上费用开支,全是他掏腰包,用了12万多元。
1929年就走上革命道路,参加过渡江战役、长津湖战役的英雄王玉山的纪念章及当年的抗战证书,经过反复寻访,使这些珍贵文物完璧归赵,他还为王玉山找寻到了失联多年的亲人;在骑兵连当兵的烈士鲍德余,当年跟彭雪枫将军在一起战斗牺牲,钱科卫先后3次到宜兴市找到鲍德余的侄儿,收集了大量鲍德余烈士的革命事迹;前些年,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要举行烈士安葬仪式,对彭正烈士的亲人一点线索都没有,钱科卫有个亲戚在五汛镇莫湾村,听说村里有个彭姓人家说自己叔父身献战场,不知忠骨埋在哪里。他联想到彭正烈士,经过上门核对确认莫湾村彭姓人家是彭正烈士的后代,在他引荐下,彭正烈士的后代参加了烈士安葬仪式,了确了心愿。
钱科卫的红色寻亲之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接力,不仅为烈士寻找到亲人、告慰了先烈,也传承了民族精神、弘扬了英烈事迹,让无数烈士从“无名”走向“有名”,让烈士亲属得以慰藉,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一路奔波觅物“大海捞针”,传承红色精神不辞劳苦
在滨海港镇,钱科卫被人们视为红色“痴人”,为烈士寻找后代,为烈士亲人寻找烈士,他把红色担当的责任扛在肩上,把寻访装在心中。他知道,红色担当的面相对较广,红色文物收藏具有现场实物感、说服力,因此,红色收藏工作自然而然成为钱科卫红色担当的第二步棋。
钱科卫是听着红色革命故事长大的。他的曾祖父、祖父以及众多家族成员都曾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一直以来,他怀揣红色文物收藏的梦想,一路奔波像走“长征路”一样,寻觅红色文物。钱科卫对红色文物情有独钟,他把搜集到的红色文物分证书、货币、生活用品等进行分门别类,他收集的5000多件藏品中,红色文物就有4500件,有八路军新四军使用过的兵器、物品等。这些年,他用在红色文物收藏方面的资金达50万元。
为了收集红色革命文物,钱科卫找线索四处奔波,跑遍了江苏省苏北地区,特别是盐阜革命老区,得到了各个地方热心人士的帮助和指引。他先后挖掘了很多有历史意义的故事,发现了许多珍贵的线索,为滨海人民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增添了可贵的实物。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钱科卫的红色收藏馆里装载的,是沉甸甸的历史和厚重的精神力量。
一门心思宣教“直冒热气”,激活红色基因不辱使命
“红色精神传承要代代相传,握紧‘接力棒’, 做好‘接棒人’!为红色精神的历史根基与时代价值贡献一份传承之力,我感到很荣幸。”钱科卫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和情怀,钱科卫的红色“担当值”始终显示满格。开展红色教育宣传,这是钱科卫红色担当的第三步棋,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就这样,钱科卫把开展红色宣传教育当成使命永担在肩。
2023年10月4日,钱科卫的红色文化展览馆正式开馆,同时加挂“滨海县红色教育基地”“滨海港镇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牌子。钱科卫在开馆仪式上激动地表示,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核心使命,通过实物藏品与历史文献,直观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精神,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该展览馆开馆后,向社会无偿开放,先后接待参观者2万多人次。
讲好动人的“红色故事”,钱科卫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路途上,躬耕不息,孜孜以求。近年来,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红色文化展览上。他先后到社区、学校以及外地的场馆布展,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展览了解中国红色革命历史。
2024年,他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捐赠2万多元图书,同时策划举办了对下一代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展览,他主动联系镇关工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把这个红色展馆办好办下去,他不断丰富完善藏品,免费为参观者开放,又无偿提供讲解。
这就是钱科卫,一个普通的农民红色文化热心者。多年来,他深耕乡野阡陌间的精神原野,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收集整理各类历史资料、书籍,以润物细无声的坚守,让红色文化在滨海港镇这块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