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元高中专版
2025-10-13 06:22   浏览人次:

在新征程上彰显责任担当
—— 东元高中2025年秋学期工作全景扫描
  

  金秋时节,东元高级中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9月12日,东元高中与南京晓庄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成为其实践教育基地,这标志着该校在构建多元协同育人网络上迈出重要一步。从盛夏到初秋,学校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和扎实有效的举措,实现了新学年的良好开局,展现出推进“县中振兴”计划的坚定决心与创新活力。


  育人为先:细节彰显温度,夯实成长基础
  教育的真谛,体现在对每一个生命的细致关怀与用心呵护。7月6日清晨五点半,东元高中校园已是一片忙碌景象。面对持续的高温红色预警,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决策,将新生报到时间调整至凉爽的清晨。这一看似简单的调整,背后体现的是学校对师生健康安全的高度负责,是“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践行。从校门口精心设置的签名墙,到各报到点教师的高效服务;从细致周到的入学材料准备,到礼堂内座无虚席的家长会,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学校的用心。副校长邱宝坤以《晨光酷暑启新程 家校同心育栋梁》为题,为新生和家长全面解析高中阶段特点,提供实用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开启高中生活。
  如果说迎新工作体现了学校的温情与细致,那么接下来的军训则展现了学校的育人智慧与深度。8月22日至28日,为期7天的军训不仅是对学生体能的锻炼,更是一次全方位的素质提升。学校创新性地将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开学第一课”。在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中,高一新生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性和应急能力,仅用3分40秒就完成了安全撤离。县红十字会专家带来的应急救护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等关键救护技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而“礼敬中华 青春嘹亮”军训合唱比赛,则以艺术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闭营仪式上,同学们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证明了这场淬炼的显著成效。


  强师固本:传承创新并重,积蓄发展动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8月17日至19日,学校为新入职的17名教师举办了系统性的岗前培训。校长石其俊进行开班动员,全面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就教学规范、课堂管理、教研要求等工作进行详细讲解。
  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教师不仅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深入课堂观摩,参与教学准备,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机制的建立,为新教师配备了教学和班级管理双导师,确保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8月24日,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开学工作会议,各部门负责人摒弃常规工作汇报,直击“创新”要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新举措。教研处计划引入AI辅助深度教研,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教研新模式;政教处意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IP,提升学校软实力;团委谋划用剧本杀、辩论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引领,增强育人实效;教务处将继续深化“三主六步”课堂改革,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
  这些创新思路的背后,是学校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深刻把握,是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积极回应。石其俊提出的“提高认识,率先示范;规范程序,守好底线;强化学习,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履职尽责,迎难而上”五点要求,为中层干部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新学期的各项工作注入了强大动能。


  课堂革新: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品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9月22日起,学校各学科陆续开展“三主六步”课堂模式研讨课活动,通过“听课+随机抽签评课”的创新机制,推动教学研究走向深入。正高级教师尹善斌执教的《佳作是怎样“炼”成的》研讨课,成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亮点。
  这节课以唐代诗僧齐己修改“数枝开”为“一枝开”的典故导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学创作中锤炼语言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分析高考真题范文《擦拭心中的中国红》,让学生自主归纳优秀作文的审美标准。最精彩的是实践环节的设计。尹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总结的审美标准去评析另一篇习作《为人当沉稳》,在对比分析中深化对写作要领的理解,实现从“知其好”到“知其所以好”的认知跨越。最后,让学生当场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说明修改意图,将审美认知直接转化为写作实践,切实提升了学生打磨文字、锤炼佳作的能力。
  来自滨海中学的丁爱华、陈玲玲,东元高中的戴跃明、李荣华等10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体现了3个突出特点:一是理念先进,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将作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度;二是设计精巧,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的认知实践闭环;三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对话和实践中培育语文素养。这种教研模式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展示了学校在推进教学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


  协同育人:凝聚各方力量,优化教育生态
  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发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9月9日,学校隆重举行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对4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4个“优秀备课组”、36对“优秀师徒”进行表彰。特别令人动容的是,程华、尹善斌等4位从教30年的教师获得“光荣从教30年”荣誉,全场持久的热烈掌声,是对他们教育初心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这场表彰大会不仅是对优秀教师的肯定,更是对全校教师队伍的激励。优秀教师代表刘素玲和丁卫兵的发言,分享了他们的教育感悟与教学故事,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风貌。全体教师重温教师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会场,彰显了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的坚定信念,凝聚了教书育人的强大合力。
  教师节的热烈氛围尚未散去,学校又于9月21日召开高一年级家长会。年级主任陈海成坦诚分析了高一学生面临的“三多一难”挑战——新知识多、新老师多、新同学多,学习方法转型难,并详细介绍了年级组的应对策略。年级组坚持“缓坡度、重基础”原则,统一教学进度,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增加薄弱学科课时、开展集体教研等方式,确保学生跟上学习节奏。
  副校长邱宝坤则从教育规律出发,引导家长“重信心而非重分数”,关注孩子的思维成长与韧性培养,这比单一的分数更为宝贵。他呼吁家校之间“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协同”,形成“目标共同、行动同步、成果共享”的育人共同体。他指出:“让我们共同做孩子青春赛道上的陪跑者和加油站,而不是旁观者和指挥员,静待每一朵花如期绽放。”这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有效搭建了家校合作的桥梁,凝聚了育人共识。


  特色培育:提升综合素养,讲求办学品质
  在抓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平台。9月24日晚,高一年级“三独”比赛(独唱、独奏、独舞)精彩上演。参赛选手们用激昂的歌声、娴熟的演奏、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东元学子的艺术才华和青春风采,也彰显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独唱比赛中,选手们以高昂的歌声,尽情演绎着多彩的青春梦想;独奏环节,吉他、二胡等乐器的精彩演奏,让听众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中;独舞表演,选手们用翻飞的裙摆、轻快的舞步,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与张扬。经过激烈角逐,高一(6)班吉宇浩等6名同学荣获“独唱”一等奖,高一(13)班周子暄、周雨蒙荣获“独奏”一等奖,高一(22)班孙子怡等3名同学荣获“独舞”一等奖。
  这场比赛不仅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是学校“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学校通过组建无人机社团、书法社团、心理社团、篮球社团等特色社团,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各类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些举措着力培养学生的“五自”品格(自信力、自学力、自修力、自胜力、自省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展望未来:坚定发展信心,谱写育人新篇
  从盛夏到金秋,东元高中以一场场精心组织的活动、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完成了新学年的平稳起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育者对规律的尊重,对创新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清晨五点半的温情迎新,到夜幕下“三独”比赛的精彩瞬间;从新教师培训的严谨认真,到中层会议的思想碰撞;从教师节表彰的崇高礼赞,到家长会的坦诚沟通;从“三主六步”的课堂实践,到教研评课的专业研讨——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着教育的真谛,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东元高中正以更加自信、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提升质量、特色发展”的目标迈进。这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校,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为县域高中发展提供更多的“东元智慧”和“东元方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