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清净行动” 守护“美丽家园”
—— 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集中整治市容环境秩序
近期,为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县城人居环境,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县城市容秩序“清净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效管理薄弱的路段、节点,开展阶段式专项整治,落实常态化管控措施,有效改善县城环境秩序。
宽严相济清除市容乱象
为保证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执法大队制定了详细的整治计划,分阶段、分类型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结合12345平台交办件、信访件等投诉情况,按照劝导为先、疏导为主的原则,重点对道路节点、农贸市场周边、校园周边等地段反复出现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沿街商铺店外出摊、乱设广告牌匾、违规设置店招店牌等市容乱象进行规范整治。对经反复劝导、警告无效的违章行为人,依法采取强制取缔措施,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容秩序。
帮教结合落实柔性执法
严格执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坚持以劝导式、说服式宣传教育,采用柔性管理手段努力化解市容管理问题。对于各类流动摊点,引导摊贩就近到农贸市场内或便民疏导点规范经营;对于沿街商铺店面,劝导商户自觉将商品摆放到划定的线内经营;对于需要帮助的摊贩和商户,执法人员还主动帮忙搬运物品或经营装具;对于乱停乱放的车辆,主动帮助停放规范并发放提醒单,劝导市民养成规范停车习惯;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店招店牌,给设置者预留充足的整改时限等等。通过一系列帮扶式管理方式,将城市管理法规的执行融入与管理对象的互动之中,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
严密巡防巩固整治成果
为防止各类市容乱象反弹回潮,执法大队各管理片区打破常规,采取“歇人不歇勤”的“三班倒”巡查模式,安排早、中、晚三个时段严密巡查已整治地段市容秩序,实行上、下午各一次集中整治,早、中、晚“点位值守+机动巡查”方式,看死盯牢重点路段和节点,确保已整治地段市容秩序平稳有序,逐步进入长效管理状态。
截至发稿之日,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执法车辆40辆次,发放宣传资料760余份,送达责令整改通知333份,清理乱堆乱放200余处、规范店外占道经营600余起、非机动车乱停乱放1200辆次,依法拆除各类破损陈旧牌匾40余处,清理违规设置户外广告30余处,县城市容市貌更加清爽洁净。
整治卫生死角 改善人居环境
—— 县环卫所集中整治工业园南区环境
连日来,县环境卫生管理所针对工业园南区环境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对河道沿岸、公共绿地、卫生死角开展全面清理行动,切实改善该区域人居环境面貌。
清理河岸垃圾:还一片清澈,护一方生态
西大沟是连接南湖水系与外河水系的重要区域。为全面清理河岸垃圾杂物,县环卫所出动超长加臂挖机1台,安排环卫工人和社会临时用工18人次,对西大沟河岸进行全面清理,累计清理河岸400多米,清运各类垃圾杂物、绿化废弃物等38车次、98吨。整治后的西大沟河岸,重新恢复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面貌。
清除绿地杂物:还一片绿色,焕一方生机
港城南路、凤鸣路、富康南路等5条道路沿线的绿化带是工业园南区的“绿色走廊”。为改善道路绿化环境,县环卫所组织21名环卫工人,采用“翻晒式作业法”,由地表向下清理垃圾杂物,为绿化带“深度清创”。21名环卫工人通过近一个月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逐渐让绿化带“露出本色”,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运积存垃圾:还一片整洁,守一方美丽
通过前期摸排,县环卫所将园区范围内的各类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点位逐个进行登记,安排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逐步清理。采用“人工+机械”协作的方式,逐个清理长年积存的垃圾杂物。截至3月13日,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0多处,清运积存垃圾65吨。
环境治理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下一步,县环卫所将持续加强工业园南区环境长效管理,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及时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其他环境卫生薄弱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