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戏剧人生
2024-08-16 20:19   浏览人次:
  巴尔扎克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位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却有着令人感慨的戏剧人生。
  恩格斯盛赞巴尔扎克的成就。《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成名后的巴尔扎克应邀参加各种各样的名流聚会,慕名求教的文学爱好者络绎不绝。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戏剧性往事是这样的:1819年1月,巴尔扎克从法学院毕业,拒绝了父母安排的法律职业,而坚持要走毫无生活保障的文学道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文学天赋,他几乎足不出户地奋战一年,完成了处女作《克伦威尔》。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法兰西学院的一位院士看过作品后表示:“这位作者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学。”这,还只是这位艺术家人生的第一场戏。大喜大悲的剧情还在后头呢。
  他上演了发财闹剧:经营过印刷厂,办过书局,开过银矿……结果债台高筑,警察搜捕,使他多次陷入走投无路的窘境。一天晚上,巴尔扎克被一阵声音吵醒,他睁开眼睛后,发现有一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小偷不解地问道:“你笑什么?”巴尔扎克说:“我在白天翻都翻不出一毛钱来,难道你在晚上还能找到什么吗?”小偷转身想走,巴尔扎克接着对他说:“请你顺手帮我把门关上。”小偷说:“你家这么穷,关门干什么?”巴尔扎克笑着说:“我家的门不是用来防盗的,是用来挡风的。”哈哈,身陷困境的艺术家并没有一蹶不振。
  巴尔扎克还上演了跌宕起伏的感情戏。他40岁那年,决定离开对他有恩的贝尔尼夫人,他要利用自己的名气创办《巴黎时报》。由于没有办报经验,不久后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投进去的稿费全部打了水漂。一夜之间,巴尔扎克再次沦为不名一文的穷小子,不但债务累累,甚至还要为一日三餐绞尽脑汁。万般无奈,他只好到建筑工地打工。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3年,曾经以为一去不复返的苦难再次缠上了他。
  为了维持起码的生活,从未写过剧本的巴尔扎克被凶恶的戏院老板带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小屋。小屋的桌上,放着一摞稿纸和很多支鹅毛笔,还有两支光芒黯淡的蜡烛,仿佛地狱一般。戏院老板把他锁进了黑屋,拂袖而去。巴尔扎克在绝望之中又想起了贝尔尼夫人,便写信给她讲述了自己的苦难历程。此时的贝尔尼夫人已重病卧床,当她看到信后,赶紧让仆人给巴尔扎克送去了钱财和生活必需品,托人将他从小黑屋救了出来,给他另找了舒适的住处,让他继续安心创作。这让巴尔扎克十分感激,他给贝尔尼夫人写信,要求见她一面,但被婉言拒绝。她在写给巴尔扎克最后的一封信中说:“我虽然也很想见你一面,但我又在内心强烈地提醒自己:绝不能那样做,那样会打扰你的创作。我是为你而生的,就要把最美好的一面永远留在你心里,直到我的生命完全终结!”贝尔尼夫人弥留之际,依然深深地眷念着巴尔扎克。她的去世,曾一度使巴尔扎克陷入恍惚。在给友人的信中,巴尔扎克不止一次提到了她的去世对自己的沉重打击。他为她圣母般的爱而感动,更为自己绝情地离她而去深感内疚。他以后能做的,只有不停地歌颂她的无私、博大和宽仁。
  历经苦难的巴尔扎克又取得了成功,他再次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没想到,这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意外的人生插曲: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放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大艺术家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老太太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在文学上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一本作文呀!”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艺术很奇妙,艺术家的人生也同样奇妙。  指导老师:王文明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