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止思索不止
2024-06-21 18:45 浏览人次: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百年前先人宋濂答疑解惑之难,让今天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就能“一搜即得”的我们感慨万千。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悄然从虚构的荧幕世界走出,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知道怎样做菜,互联网很快给出百万食谱大全;不明白什么是“楞次定律”,百度一键查询“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的答案唾手可得……我们惊诧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得到答案。但真的所有问题很快都能解决吗?答案诚然是否定的。
回想一下我们向AI提过的所有问题,不难发现,互联网、人工智能所能解答的多是些知识性问题。我们所谓的很快得到答案也不过是省去了查词典、问老师的时间。即使你提出一个看似创造性的问题如如何设计logo,AI的信手拈来也都只是对前人思维的窃取与整合。
那么那些不能很快得到答案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新知。若无袁隆平爷爷数十年如一日躬耕于稻田中,我们何以知道杂交水稻的研制方法?若无屠呦呦带领团队锐意创新,攻坚克难,我们怎知提取青蒿素治疗虐疾的秘方?真正创造性的问题唯有通过人类的探索才能够解决。
其次,你若问Siri“嘿Siri你知道我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吗?”这类问题,有关人的自我认知的问题,除了你自己,又有谁可以解答呢?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深刻于人类文明的究极之问。它有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答案的不确定性,使得AI措手不及,模棱两可。
人生一世的意义便在于问问题。从出生时好奇地打量世界,咿咿呀呀向父母问这问那,到青年时企图窥探世界的一隅,刨根问底,以至暮暮老矣思索着来生再世,我们俨然生活在由问题编织成的巨大网络中。思维的能力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若是一味的依赖科技,从而失去了思考提问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为人的尊严。时代赋予人类问题,问题推动时代发展,我们探索得越多,知道得越多,便会越加清晰地明白我们未知的世界是多么广阔。因而,我们应该更加明智地利用这些工具,让它们成为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助力。正如乔布斯所说“求知似饥,虚心若愚”,问题永无止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推手,我们应该用它们去拓宽我们的视野,去深化我们的理解。问之深邃,答之无尽。
风潮涌动,浪花滚滚,四海纵阔,鱼龙起舞!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吾侪青年,思考不息,问题不止,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唯有心怀追求智慧的诚心,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方能站稳脚跟,行稳致远,在波诡云谲的时代长河中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