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盾防微杜渐捍卫成功之城
2024-06-07 18:46   浏览人次:
  《伶官传序》中有这样的名句:“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它告诉我们不可沉溺于所好之物,要防患于未然。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呢?我的观点是:以防微杜渐为盾,坚决捍卫成功之城。
  如果成功是参天大树,那防微杜渐便是肥沃的土壤。树离开了土壤便难以存活,成功亦如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几年,终灭吴国,取得成功;而吴王就是因为没有做到防微杜渐,最后落得了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因一时的成败而放下戒心,而应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如果成功是一艘船,那防微杜渐便是那海风海浪。如果顺风航行,船便能减少损失,最终到达彼岸;迎着海浪而上,经过数万次的拍打,无数次地改变航线,运用智慧和经验,开辟出一条完美的航道。袁隆平院士在经历饥荒后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粮食的短缺。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培育实验下,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不光单产率高于其他水稻,且抗病耐旱能力更强,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可见,成功某种程度上依赖于防微杜渐,防微杜渐也为成功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动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
  防微杜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感知力,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果断的性格。洞察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去感知它们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对自己有利,果断地做出选择。“将灾祸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谨慎,有时过于防微杜渐,反而会适得其反。岳飞过于忧患奋勇抗金,却遭到秦桧和君王的猜忌,致使北伐失败南宋最终趋向灭亡的下场。齐桓公向鲍叔牙表达了渴求贤才之情,鲍叔牙凭借敏锐的眼光将管仲推荐给了他。秉持着信任和预判,化险为夷,齐桓公任用了管仲,而没有报复私仇将他处死。这一行为,也为齐桓公日后称霸诸侯奠定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求。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担。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吸取前人之教训,展望美好未来。以防微杜渐为盾,坚决捍卫成功之城。  指导老师:林道彬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