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流浪
2016-03-17 09:09   浏览人次:
  林宥嘉哼唱着:我一直都在流浪,可我不曾见过海洋。一路走来,我们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断地舍弃灵魂上的缺陷,尽善尽美地雕琢灵魂。
   张爱玲说,她不愿久留人生,不愿活到连信仰都可以忘记的年纪。她的归宿结束在对爱情的永恒信仰里,当胡兰成这样的薄情公子一次次戏弄她的感情,她终于爆发了,她在信中写下:“我走了,你亦不用来找我,我自将是萎谢了。”她的身体里流淌着蓝色的血液,致使她如此冰冷绝望,世人多唏嘘她的爱情,而骨子里敬畏她对爱情的忠守,这是无人可比拟的。
  我怀念那时“钟期既遇流水何惭”的俞伯牙,也许遇见俞伯牙是钟子期的幸运,那峨峨兮若泰山,扬扬兮若江河,并非所有人都懂,钟子期在俞伯牙死后摔了自己的琴,为友断琴,埋葬自己的音乐才情,在钟子期看来,不过是最正常的祭怀知己。他的归宿停在对友情的信仰上。
  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在迟暮之年,仍致力于文学研究,编写《中国文学史编》,他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别人记下,然后再进行修改,其精神无不令人敬佩,他的归宿是文学,文学成了他一生的追求。苏打绿的主唱吴青峰曾不屈从于命运,坚持自己心底的归宿,才造就他的现在,他说:“你所想成为的,不是亲戚长辈规定你的样子,那么,请你一定要站出来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然后把它变为我们的。”有时,信仰没有办法改变命运,也没有办法使我们逃离生活的枷锁,但它却给我们一种心安的力量。
  断线的风筝没有家,漂泊的浮萍没有根,孤独的你没灵魂,愤怒的少年像向日葵浑身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我们在风中唱着“我们不傻,我们伟大”,安妮宝贝可以戴着耳机在城市里几个小时漫无目的地步行,只是为了寻找心底的声音。
  《望天堂》中有一句:“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带回满身紫荆与木棉的清香,带回闪闪亮亮的时代,然后告诉你,我已找到了天堂。”灵魂正是有了信仰的装饰才变得妙不可言。
   而我们在信仰里找到自己的归宿,木棉也好,紫荆也罢,信仰是一个永远歌颂不尽的主题,语言到头来都是障碍。
   指导老师 杨红军 丁爱华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