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与江南大学联合研发的低能耗智能化新型高速弹力丝机,可使产能提升80%,能耗下降30%,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改变了化纤生产20多年来惯用传统机型的历史。”9月2日,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海指着正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22项,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如何发挥1+1>2的叠加效应?滨海县力促科技与产业双向融合,创新型经济渐入佳境:今年前8个月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9个,完成技改投入32.5亿元,二三产业占比提至87.5%,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有明显突破。
创新,催生传统产业“蝶变”
在滨海亨固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功海向记者展示了去年技改的软磁铁氧体和大功率电源磁芯制品,“这项新技术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企业产能比去年同期增长50%。”依托8项发明专利和多项领先于同行的高新技术,亨固磁业产销形势喜人,今年销售预计可达亿元。
今年以来,滨海县以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申报省级以上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先后组织校企对接活动6次,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86份,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近50项科技成果来滨转化……如今在滨海,众多企业像亨固磁业一样,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功能,实现了创新裂变:万恒铸业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阀门铸件生产的企业,菲特滤料研发的功能性空调净化过滤材料在全国推广,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叫响国内外市场的“单打冠军”产品。去年,滨海县成功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
科技创新是传统产业“破题”最关键的一关。滨海县借助“科技强百企,服务进千家”活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专利资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科技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力促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嫁接与成果转化,滨海纺织服装、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创新,挺起新兴产业“脊梁”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设备革新,推进新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实现销售快速增长的关键。”江苏吉华公司总经理徐江勇感慨地说。今年该公司先后投入2.5亿元,新上两套mvr自动控制系统和环保设施更新改造,成效显著。上半年吉华公司实现销售超10亿元,入库税收1.2亿元,成为滨海首家半年纳税突破亿元大关的工业企业。
(下转a7版)
企业与科技“攀高亲”,不仅使滨海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换代,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滨海县加强对新特产业倍增和战略产业培植行动的技术路径研究,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建立推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了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优势。仅前8个月,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5%。
此外,滨海县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专业化园区建设,逐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截至目前,滨海县拥有国家火炬新医药、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正在建设中的江苏滨海·深圳南山产业园,主要承接南山区转移项目,重点发展新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南山先进的科技资源,建立区域研发中心、试验实验基地和科技孵化器等服务平台。8月底,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竣工,已具备项目承载能力。
创新,拉长朝阳产业“短板”
创新型经济,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应该注重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金融创新、创意产业等方面。城市服务和金融创新,既是滨海发展短板,又是朝阳产业,孕育着巨大商机。为此,滨海县不失时机地招引现代服务业项目、创新金融服务,补齐薄弱环节。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得益于滨海县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服务业项目,从而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新特产业相互融合、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金融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相互支撑。5月下旬,滨海县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共建滨海绿色医药化工研究院,这是中科院与我市签订的首个工业领域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合作项目,将为全县医药化工产业提供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类似这样的企业科研型服务机构,仅去年滨海就新建24家,新增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家,预计到2015年全县规模企业设立市级以上技术机构的比例将达到26%以上。
创新是产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依托“金融助推产业升级园区行”、“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镇区行”、“十送”服务活动等创新项目,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滨海金融服务业已进入崭新阶段。康乐、雪尔等5家企业获批今年首批“苏科贷”科技项目资金1800万元;成功举办了全县银企融资洽谈会和首届银农融资洽谈会,签订意向授信贷款35亿元,新增贷款增幅始终保持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