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探索创新让基层党课“活”起来
2025-09-11 07:25   浏览人次:

贴产业 重需求 接地气
农业园探索创新让基层党课“活”起来

  本报讯 (马会会) 近年来,县农业园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核心目标,将党课教育作为强化党员初心使命、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方面创新突破,打造兼具理论高度与产业温度的基层党课,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感染力。
  抓好“三个主体”,让党课讲授“贴产业”。班子带头讲,凝聚发展共识。园区班子成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通过政策解读、产业规划分析方式讲授党课,引导党员干部锚定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已开展3期基层党员轮训班,累计讲授专题党课12场次,覆盖党员350余人次。农技骨干深入讲,破解生产难题。组建由园区农业办专员、农业院校驻点教授、返乡创业青年构成的“农技党课宣讲团”,针对产业“痛点”推出“微党课+技术指导”服务,在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现场讲解病虫害防治、良种培育等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农技微党课,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技术瓶颈。产业典型示范讲,激活带头动能。邀请省级农业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示范户担任主讲人,分享大棚种植、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实操经验。目前,已邀请4名产业典型开展现身教学10余场,带动党员主动争当产业发展排头兵。
  紧扣“三个重点”,让党课内容“重需求”。聚焦产业定主题,锚定发展方向。坚持党课“姓党”更“兴产”,以“党建促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及江苏省相关政策转化为“园区如何发展智慧农业”“合作社怎样提质增效”等实操课题,为党员干部谋划产业提供清晰思路。挖掘资源做教材,丰富党课内涵。将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作为“活教材”,结合红色资源,把烈士精神与党员使命深度融合。邀请革命老兵、老党员讲述奋斗故事,让党课既有产业知识“干货”,又有红色精神“养分”,累计开展“红色+产业”主题党课13场。针对群体列菜单,实现精准施教。根据党员职业特点推出“点单式”党课服务,为种植养殖类党员开设农技实操课,为合作社经营类党员开设市场运营课,为年轻党员开设数字农业课,结合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等形式,确保不同领域党员“听得懂、用得上”。
  创新“三个载体”,让党课形式“接地气”。“一线+服务”实践讲,密切党群情。组织主讲人深入村组、产业基地宣讲党课时,同步收集党员群众关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意见建议,建立“收集-交办-反馈”问题解决机制。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推动解决农田灌溉、农产品销路等实事25件,让党课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课堂+基地”延伸讲,强化体验感。探索“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模式,打造4个初心课堂,设计“政策解读-基地观摩-实践操作”闭环授课路线,创新开展“大棚党课”活动。组织开展实景党课,努力实现“学在一线、干在一线”。“云端+平台”便捷讲,扩大覆盖面。依托“学习强国”“江苏先锋”等线上平台,筛选推送优质党课资源,方便党员利用农闲时间“随时学、随地学”。截至目前,已推送线上党课资源40余条,覆盖党员群众1200余人次,有效破解农忙时节“集中学习难”问题。
  下一步,县农业园将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模式,着力激活党员学习内生动力,推动党员教育从形式创新向价值深化跨越。同时,强化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契合,让党员教育成为赋能党员成长、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抓手,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