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
—— 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三
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坚定不移抓项目,奋力交出工业强县的厚重答卷。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年”行动,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并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构建支撑力更强的产业集群
报告点击: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把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五统一、一开放”要求,持续转变招商理念、规范招商行为、整合优势资源,综合运用场景招商、基金招商、绿电招商、标准厂房招商等方式,重点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层次人才、有高成长潜力、有社会资本关注的“四有型”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跟到底”,强化用地、用工、金融等全要素保障,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持续开展港城、县城片区项目“一对一”竞赛,全力冲刺工业实时开票1000亿元目标。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建成数字化“免证”大厅和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统管体系,持续优化“一链通办”平台,不断擦亮“滨联·代办”品牌;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认真落实“企业安心生产日”制度,推进“类案不同罚”专项整治,以服务型执法提升监管包容度;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全面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提振投资信心。
关键词:升级驱动力更强的开发园区
报告点击: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政企分离、管运分开”原则,协同推进滨海经济开发区、滨海港经济开发区机构调整,科学编制“三定”方案,优化整合功能园区,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市场化招商队伍,搭建招商信息实时共享平台,强化与镇区招商体系联动,推动园区重点攻坚超10亿元项目和外资项目,镇区重点招引中小企业和主导产业配套项目。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让“能进能出”的渠道更顺畅、“能多能少”的考核更精准,切实提升园区干部积极性。
关键词:培育竞争力更强的企业梯队
报告点击:以科技创新为企业赋能,依托箐英荟产业研究院、滨海科创园等平台,推动研发机构创新清单与企业需求清单精准对接,实施规上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行动;持续抓好股改上市、专精特新、高企培育“企业发展三件事”,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以转型升级为企业提能,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充分发挥于俊崇院士工作站引领作用,推动石油机械产业向核电阀门整机方向攀升;鼓励重点企业剥离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服务环节,通过“主辅分离”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人才活水为企业蓄能,深入实施“黄海明珠人才”滨海计划,不断做优人才发展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