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专版
2025-08-06 07:05   浏览人次:

在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谋求新作为
—— 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回眸和下半年展望

  今年以来,县民政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民政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精细度。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盐年益寿”幸福养老工程。截至目前,天场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预计8月份实现公建民营。已建成1个“长者幸福食堂”、6个乡村养老睦邻点。完成基层适老体验中心建设任务,依托滨海县珺悦府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设体验中心,拓展养老服务内容。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60张,正在准备招标。已完成为1600名75~79周岁中度、重度失能社会老人每月提供1次常态居家上门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专项整治工作。自全县启动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排查资金管理使用方面问题1个,涉及4名老人多领取尊老金共2500元,已整改到位;排查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问题74条,全部整改到位;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与财审科对全县8家敬老院(含2家公建民营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财务审计,排查养老机构大额支出报备、内控审批不健全等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5个42条,正在督促相关养老机构完善财务制度、内控机制,严格按照《滨海县农村敬老院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检查通报情况》执行到位。巩固养老服务机构本质安全。今年以来开展4次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培训,共培训人员74人次,其中邀请县消防大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3次。督促全县养老机构均完成了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全县所有养老机构2楼及以上全部配备避难间。联合消防大队对全县16家养老机构和26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安全检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74个,全部限期闭环整改到位。探索建立“三个一”挂钩机制,6家民营养老院均由民政局养老服务科、所属镇(区、街道)、消防大队各派一名工作人员定点定人挂钩检查,切实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风险防控。
  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扎实推进扩围增效。认真落实低保“单人保”、收入豁免等政策,常态化运用“容缺审批”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截至6月底,低保人数共计12372户21011人,通过“容缺审批”办理救助7件。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聚焦低保、特困等低收入人口中失能半失能、高龄独居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或家庭,分类提供15项服务项目,惠及18313人。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盐途有助”工程。11个“盐途有助·爱心驿站”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已累计为825名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歇脚、充电等服务,为1名街头求助对象提供临时庇护。深化综合整治与规范管理。制定《滨海县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方案》,重点对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家庭、有重大疾病患者等家庭逐户摸底,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摸排特殊困难群众686户1253人,通过引导和帮助申办社会救助162户325人。强化边查边改,通过排查,发现问题3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加强政策宣传,印制5万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折页,分发到所有镇(区、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组织人员深入群众家中讲解政策,在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对救助政策知晓率。
  着力提升儿童关爱温馨度。建立儿童关爱分类保护机制。完成全县8292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分层分类分级关爱保护摸底排查,对4名已评估为一、二级的儿童开展重点关爱保护,帮助其中2名智力残疾和父亲死亡、母亲弃养的儿童指定人员,实行临时监护。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爱心守护”工程。2025年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已在采购网公示;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已开展125场次教育活动;帮助200名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残等困境儿童达成微心愿;滨淮镇未保站内部功能室装潢改造已完成,目前正在招聘社会组织开展日常运行。扎实开展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迅速成立工作协调机制,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等8家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同时设立工作专班。召开从事公益活动的17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明确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要求、范围、整治重点和工作要求。6月19日,县工作专班会同县纪委、财政局,对县慈善总会近年来的实施项目和资金支出进行专项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现场反馈,提出意见建议。加强与巡视巡察、公安、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联动,目前已收到相关部门反馈的线索2个。
  着力提升殡仪服务满意度。推进城市公益性纪念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孝德园纪念堂投入运营,建立健全纪念堂运营管理制度。推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逝有所安”工程。通榆镇殡葬综合体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证办理、选址意见书拟定、土地报批、土地挂牌出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地勘图审、人防批复等工作,正在办理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图审。扎实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民政部和省厅、市局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提示要求,制定殡葬服务机构行风纪律“十严禁”监督举报和文明服务规范“十要十不要”制度牌,接受群众监督。完成“人民币版”冥币和违规使用国徽国旗、党徽党旗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及“三类人员遗体”摸底排查工作。约谈东坎街道静思园公墓负责人,了解2009年最初建设的墓穴情况和后期建设运营情况,要求严格执行公墓管理办法建设标准和规范销售行为。
  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融合度。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今年同意成立1家功能型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排查清理20家“僵尸型”社会组织。规范区划地名管理。持续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维护工作,分批次开展“乡村地名著名行动”,累计推动10368条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上图。
  下半年,县民政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民政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突出重点重抓,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在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上展现新作为。加快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落地。推进天场养老服务中心8月底前运营,建成3个城市社区“长者幸福食堂”、16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1月底前全面完成“双提升”项目,12月底前完成相关项目验收工作。做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完成2200余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家庭照护床位设置和适老化改造行动,超额完成分配任务数量。落实空巢独居老年人探访关爱,确保每周空巢独居老人探访关爱率100%。稳步开展居家上门服务,多措并举提升上门服务质效,力争老人服务满意率达99%。提升养老机构质量。加强人才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经验丰富养老服务中心人员来滨培训指导,院内人员积极参加市、县各类养老业务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完善医疗服务,各镇(区、街道)积极协调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在敬老院设立医务室或巡诊医务点,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能转诊。开展黑机构排查整改,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难度的黑机构整治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对不符合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情况的养老机构,联合住建局和消防大队对机构建筑安全风险和消防安全风险进行研判,提供政策指导,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在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上体现新担当。持续巩固扩围增效成果。用足政策制度,确保低保等社会救助人数稳中有升。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救助政策,提升救助政策社会知晓率,定期举办救助政策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基层经办能力。深化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为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15项服务,探索建立“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以“冬温夏凉”帮扶项目为契机,持续做好独居困难老人、重残重病人员等困难群体遭遇酷暑严寒极端天气的巡访关爱工作。持续开展救助领域群腐整治。聚焦应保未保和救助金发放不及时、不足额等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从严从实做好排查整治。强化初信初访矛盾化解,靠前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在加强儿童关爱保护上力求新进展。加快滨淮镇未成年人保护站运行进度。引进优质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关爱活动。加大儿童关爱保障力度。实施爱心守护项目,为全县4800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落实孤儿基本生活费补贴自然增长机制。持续推进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挥好民政部门牵头作用,推动公安、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每个月向县纪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推进丧葬礼俗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骨灰纪念堂建设。以推进公益性纪念堂建设为切入点,变“入土为安”旧俗为“入室为尊”新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障群众骨灰安放需求。加快推进镇区纪念堂建设,年内建成通榆镇殡葬综合体主体项目,完成五汛镇、滨海港镇、八巨镇纪念堂建设施工前手续办理,力争完成滨淮镇纪念堂建设项目用地批复。扎实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根据民政部《民政系统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省纪委监委《江苏省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民政部专班系列工作提示及《全省殡葬领域“十大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相关要求,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持续推进殡葬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继续发挥好村(社区)民生专干作用,重点宣传殡葬方面村规民约、惠民殡葬政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将深化殡葬改革、惠民殡葬政策实实在在传递给群众。加强正向引导,合力解决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坚决避免殡仪服务违规现象发生。
  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达到新水平。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抓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确保参检率达80%以上。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逐步提高我县3A级以上社会组织比例,争取1~2家获评5A级社会组织。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进一步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风险隐患。提升区划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乡村地名著名行动”,宣传保护优秀地名文化,开展不规范地名标志专项排查整治,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队伍。持续改进作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整治,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筑牢根基。坚守安全稳定底线。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并抓好演练,坚决防范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民政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就地依法办理信访事项,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