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2025-04-10 08:49   浏览人次:

  吕正龙  宋琦磊  滨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无人化”“智能化”农场广泛布点,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提升,为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4月2日,在陈涛镇友渔村万亩优质小麦丰产片的农田里,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无人机装载着调配好的药水腾空而起,到达药雾沉降的最佳高度开始工作。在操作员小郑的遥控器屏幕上,10500余亩小麦田被分割成规整的作业网格,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轨迹,开始除病害作业。
  “以前用人工给小麦打药,要花好几天时间。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洒药,种田就像打游戏。”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唐明星介绍,现在正值小麦拔节孕穗期,也处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纹枯病以及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接下来,无人机还将用于施肥、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等工作。“通过前期的适时浇灌和细心养护,目前整体长势良好,在田小麦一类、二类苗占比超95%,苗情素质明显好于常年。”
  发展机插秧,是提升稻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一招。我县加快发展现代育秧工厂,拓展高质量秧苗多样化供给途径,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走进苗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硬盘旱地微喷灌育秧棚,根肥苗壮的水稻秧苗整齐排列在育苗盘中,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先进育苗设施,公司实现自动化控制、精细化管理。
  “这是今年早春培育的5718品种,可为1万亩以上的大田生产提供集中育供秧苗。”公司总经理苗沛介绍,公司每年紧抓瓜菜种苗繁育的季节性空档期,有效利用现有设备设施、棚区场地及技术积累,大力拓展机插水稻工厂化育苗、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服务,智能化育苗实现全年育苗不间断。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保障种苗繁育的品质。
  当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期,连日来,我县各类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灌溉、精准追肥施药,切实加强农资农机供应保障,广泛开展送技术、送服务上门,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夏粮丰收。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