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泳伸 唐颖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连日来,界牌镇抢抓农时,以“早谋划、强科技、保供应、促增收”为主线,全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在该镇三坝村市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内,农场负责人正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并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本身是通过传感器来控制灌溉和施肥,整个灌溉过程只需要提前设定好土壤湿度的标准值,就能实现自动化灌溉,节水节肥率达30%。”该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农业科技创新是春耕备耕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支撑。今年,界牌镇将科技创新作为春耕核心驱动力,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智能农机装备等措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除了智慧监测,还有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肥,效率较人工提升100倍以上,日均作业面积达1200亩。”界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广泛参与,为该镇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江苏品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滨海杰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界牌镇种植西兰花的明星企业,今年采用“滴灌+地膜覆盖”技术,实现西兰花错峰定植、全年轮作,亩产突破3300斤,较传统模式增收40%,预计5月即可上市。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为确保农资供应充足,界牌镇提前储备水稻种子2万斤、化肥10万斤,并联合多部门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严查假冒伪劣产品,累计检查经营主体31户,农资合格率达100%。同时,推广“点对点”配送服务,降低中间成本,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心肥”。“今年我家300亩小麦将全用上抗赤霉病新品种。”双龙港村种植大户姚斋培展示着刚签收的农资配送单,笑容里透着踏实。
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种植技术缺乏等问题,界牌镇邀请农技专家、本地种植能手深入田间,开展“面对面”培训。通过微信群、线上讲座等多平台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累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水肥管理,我们对丰收更有底气了!”鲜意浓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开华笑着说。
为保障农机具在春耕生产中安全、高效运行,界牌镇同步启动“农机健康体检”专项行动,组织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技术人员、各村(社区)协管员对全镇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300余台套农机具进行“全覆盖”检修调试,重点排查发动机故障、液压系统漏油等隐患,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从机油更换到传感器校准,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做‘全身体检’,现在机器作业精度更高,预估每天能多插秧20亩。”刚完成插秧机保养的农机手顾海洲笑着告诉记者。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界牌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关键,全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今年周庄、淮南等村将依托菊花种植打造菊花景观带,全镇计划新增加菊花种植1000亩。三坝村、双巨村、周庄村探索‘农文旅融合’新模式,不断扩大特色种植面积。”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构建“优质粮食+特色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今年将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3个,建设2个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从无人机到智慧设备监测,从特色产业崛起到农民技能提升,界牌镇正以“抢春”之势,为全年粮食丰产和乡村振兴筑牢根基,一幅科技与田园交织的“春耕图”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