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体验职业:活动策划师
体验地点:滨海港镇洋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
近日,“茉莉花开·好戏连台”文化惠民巡演在滨海港镇洋口村上演。记者跟随滨海咏军艺术团团长、本次演出的总策划与主持人孙永军,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近距离感受一位基层文化策划师的执着与热忱。
记者现场了解调试话筒音响情况。 (刘朔池 摄)
比预定开场时间整整提前一小时,孙永军的身影已出现在广场上。此时的他,不再是舞台上光彩照人的主持人,而是切换至“总调度”模式——调试话筒音效、确认舞台地毯平整度、与音响师核对每首伴奏的播放顺序、检查演员妆容道具……
“先试一下话筒,彩排时有点杂音。”孙永军顾不上擦拭额角的汗水,伸手将话筒递给调音师。记者注意到他手中的流程表上,每个节目旁都用红笔标注着关键细节:“淮剧前加2分钟背景介绍”“结束曲提前卡节奏”。当记者试图以专业术语询问调音参数时,他笑着指向自己的耳朵:“乡村演出没有声学实验室,最好的仪器是村民的掌声。”随即,他带着记者在观众席间实地测试音效。
“惠民演出,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得开心、听得过瘾。我们多做一点,演出就顺利一点,观众的体验感就好一分。”孙永军语气平和而坚定。
下午两点三十分,演出准时开始。舞台中央,孙永军手持话筒,身姿挺拔,声音清亮而富有感染力:“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下午好!”一句简洁的问候,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
他并未急于请出首个节目,而是先为观众献上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歌声响起,台下不少村民轻声跟唱,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在这一刻迅速拉近。
在介绍淮剧《打碗记》前,孙永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淮剧的历史渊源与表演特色:“咱们今天听的淮剧,可不是一般的唱戏,它有着两百多年历史,唱腔优美,表演细腻。”
演出间隙,记者与孙永军进行了深入交流。他的主持生涯源于早年在滨海宾馆担任节目主持人和歌手的历练,面对观众、营造氛围的基本功,正是在那些“小舞台”上扎下的根。
2022年,怀揣对文化事业的更大梦想,他创办了滨海咏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优质文化演艺的专业机构。“从小舞台到大广场,变的是演出场地和时间,不变的是对文化的热爱、对群众的情怀。”孙永军动情地说。
如今,他的公司已汇聚30余名专业演艺人员,成功主办了滨海庆国庆文艺晚会、梨花月开幕式、“滨海夜经济看东城”文艺演出等多项重要文化活动。而多次参与“缤纷滨海 好戏连台”百村文化惠民巡演,更是他工作的重心——将优质文化资源种子播撒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夕阳西斜,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接近尾声,台下观众仍意犹未尽。孙永军再次登台致谢,额角还挂着汗珠。“每次看到村民们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未来,还想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
记者手记:跟随孙永军经历了忙碌而充实的一下午,记者深刻体会到,一场成功的惠民演出,远不止台上的表演。它背后凝结的,是一位职业策划师对专业的坚守、对细节的苛求、对乡土的热爱。这场“茉莉花开”,芬芳的不仅是洋口村的秋日午后,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不断生长、日益繁盛的文化图景。(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