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侍甜田) 今年以来,我县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目标,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
民生保障更加稳固。累计投入约2.5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5个,县实小城东校区、县特校秋学期将建成投用,新增学位600个。落实教育资助帮扶政策,资助、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293人次。新建镇级体育公园1个、“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个、新改建各类运动场地19片。
教育成果更加丰硕。组织“生·活”课改现场观摩1次、专题研讨11场;新增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1个、市实验项目3个,获省首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典型案例1个;26项省市教育规划课题结题;新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2所;10所学校试点非遗进校园。
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育家精神大家谈”“我身边的好老师”宣讲20余场次。构建10多个大型培训项目,参培教师2万余人次;推进溧阳滨海人才合作共建,结对学校优秀管理团队相互交流学习10多次。新增市、县级“四有好教师”团队分别3个、5个。实施校园招聘、社会招考,招聘新教师235人。
校园安全更加坚实。全面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全县校园实现封闭式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专职保安配置、护学岗设置“四个100%”,组织防火防震等应急疏散演练155场次、法治教育50场次。大力实施“润心”专项行动,举办“阳光天使”校校行活动12期,开设各类讲座180余场次,服务师生和家长7万余名。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