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颖
体验职业:手绳编织
体验地点:新建南路彩绳结店铺
五彩斑斓的丝线,在指尖的转动下,就能化身为一条精美的手链或项链。在县城新建南路,有一家精致且温馨的手工编绳店,店主张海华用精湛的手艺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店里的每一根彩绳赋予了新的生命。3月28日,记者跟随张海华体验了一次沉浸式手绳编织。
记者体验手绳编织。 (刘朔池 摄)
下午1时许,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张海华的店铺,淡绿色门头搭配“彩绳结”3个描边白字,简单利落。玻璃门上挂着的铜铃,在记者推门的瞬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阳光跟着斜斜切入店铺门缝。铜铃余音还在萦绕,满墙的项链绳便已映入了记者的眼帘,一张木质展示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绳和配饰,让人目不暇接。
见记者进门,张海华便热情地招呼了起来。“手绳编织很考验耐心,没有定力是做不好的。我们有时候一坐下来就是六七个小时。”张海华边说着边示意记者来到她的工作台前,“我正好要编织一条朱红色手绳,客户订的是八股编搭配桃花结和曼陀罗结,一会儿你可以先看一下,然后再上手操作。”
据了解,在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记事,就会采用“结绳”的方式记录,小事记小结,大事记大结,每一个“结”都代表了重要的记忆点。此外,“结”谐音“吉”,因此一串结绳也蕴含了福、禄、寿、喜、康等不同意义的吉祥,正因为这种吉祥,结绳的方式才会流传至今。如今,通过不同色彩搭配,将传统绳结与潮流饰品相结合编织而成的手绳,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心头好”。
“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慢,千万不要着急,掌握技巧就好了。”张海华从一卷朱红色线卷上取下所需线材,向记者介绍这次手绳编织要用到的绕线、八股编、平结,并细致地演示绳结编织的手法。只见一根根线材在她的手上翻转、穿梭,很快一个八瓣曼陀罗结便呈现在记者眼前。
“对折、慢绕推紧、回折、拉线……”记者在一旁屏息凝神,心里暗记步骤与技巧。看着简单的步骤,到自己动手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了。“食指勾住最边上这根线,拉到左边从中间压到下面,对,拉紧……”见记者有些慌乱,张海华耐心地上前指导。记者盯着在指尖打转纠缠的8根线绳,忽一松手便散作乱麻。
“怎么还和线较上劲了,还得要顺着它的‘脾气’来。”见记者有些泄气,张海华的合伙人何一平笑着打趣道,“我刚学的时候也这样,不要紧,等你熟练了照样能编出各种好看的绳结来。”
虽然开头并不顺利,但看着每一条线绳在指尖穿引和收束、发生变化,记者还是感受到了难得的平静。记者发现,编绳的过程,像是一场指尖与心灵的对话。当双手反复穿梭、缠绕、打结时,那些被现代生活割裂的注意力逐渐收拢,杂乱的思绪被编织成有序的节奏。
从绳结中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是不是好久没有这样专注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张海华一边将做好的绳结和线圈放进收纳盒,一边笑着问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编绳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疗愈的过程。”
八股编、桃花结、悟空结、元宝结、同心结……在张海华的巧手下,不同颜色、质地的线绳被编成蝴蝶、鱼尾、粽子、柿子等吉祥图案,再搭配金银、玉石等配饰,便是一款造型独特、寓意丰富的绳结作品。
“很多顾客会从家中带来金玉饰品,根据自己的生肖、个性等,选择配线和绳结样式,定制专属腕饰。这种有温度的仪式感是机器制品无法替代的。”张海华告诉记者,每一种结法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这种将祈福文化与手工艺结合的传统,已经让一根普通的绳子承载了超越物质的精神内核。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绳编艺术就是用线绳勾勒生活、记录生活,定格生活中的美好。多年的绳编创作,让张海华对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绳编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内涵丰富,张海华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都“编”进作品当中,赋予绳编作品以“生命”。
“像这条项链绳以青绿为主色调的手绳,设计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我们在里面又加入了金线,很有古风韵味,非常适合搭配夏季棉麻服装来佩戴。”张海华称,到店消费的顾客多数是年轻人,这种具有国风设计感的挂饰很受欢迎。
“我比较喜欢玉石类天然配件,今天特意带闺蜜来定制两条手绳。”顾客李春红告诉记者,她还看中了一款“盘缠”手绳,将黄金盘缠和手搓棉线编结起来,佩戴起来很清新,还有招财的好寓意。
“现下黄金价格比较高,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购买大件还是很吃力的。像这种小盘缠、金珠子,搭配彩绳编织,既满足年轻人对‘轻奢’的追求,又延续了‘穿金戴银’的传统祈福心理。”张海华说。
中式绳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一编一织,一绳一结,每一件作品都寄托着手艺人的心血与梦想。张海华表示,将坚守匠心,好好地做好每一件作品,把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记者手记:离店时,已是下午6时,而记者编织的手绳也还只是个半成品。张海华说未完成的作品同样具有生命力,当我们不再用“完成”去框定它的价值,便会发现,那些松散的线头、未完成的绳结,恰恰是作品最生动之处。体验中最触动记者的,不是精巧的技法,而是编织时那份“专注”。“绳结不会说话,但每个结都刻着人的心事。”当我们在机器轰鸣中焦虑内耗时,不妨拾起一根彩绳,在绳结里感受触摸时光的温度,让心灵在指尖缠绕中得到疗愈。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