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教育为民最强音
2023-05-10 20:12 浏览人次:
五月的滨海风和日丽,生机盎然。全市城乡建设重点项目——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现场呈现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班加点抓进度,全力以赴赶工期。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将“人民”置顶,聚焦难点堵点,勇于创新,精准施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受到广大群众点赞。
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
聚焦“民盼我为”,资源供给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进位争先。
为满足社会各界“上好学”的期盼,去年以来,县第一初级中学景湖路分校、县实验小学育才路分校、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小学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建成投用。去年新改扩建学校30所,新增学位达8800个。“新四项教育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到位。新增课桌椅7505套、绿色照明教室441间。统筹购置音体美教室器材,提档升级学校图书室等,全县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增。
实现群众满意度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县教育局聚焦“质量”核心谋发展,获市“教学质量先进奖”。建立健全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持续推进“1+4”工程建设,校长“领头雁”工程;高中教育“领航”工程、初中教育“腰杆子”工程、小学教育“夯基”工程、学前教育“三园”工程。“‘滨’纷优学”教育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和满意度与日俱增。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显著进位争先。全县现共有2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54所省“智慧校园”、76所市“智慧校园”、60所省市县“文明校园”、37所市“平安校园”。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去年以来, “三名工程”成效显著,新增省市名师3人、省“333”人才培养工程3人、市名校长9人、市名校长后备人选4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58人。成立“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32个,招录新教师240人。在省市优质课、基础教育精品课、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有83名老师获一二等奖,42个省市级教育课题成功立项,多项赛事居全市前列。
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
聚焦“民急我解”,把“优质、均衡、公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教育改革动力活力强劲。
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城乡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加快推动县城教育集团师资均衡配置,各集团校优质师资比例达到25%以上;统筹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实行教师滚动式梯次调配,城乡交流教师达798人,其中骨干教师120人。城乡教师交流、集团化办学助推以城带乡,以优培新。
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新模式。县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阳光天使”志愿者团队开展“校校到”“移动站式”“点餐式”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准送培到学校、班级和课堂,让心理教育走进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心坎里。建立健全“教育局、学校、年级、班级、医院(心理医生)”和“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班级阳光天使、宿舍管理员”“双轨五级预警网络”。
为有效破解新建校“优质均衡”“质量提升”这两大难题,探索“一长多校+托管分校”办学模式,让新建校携带“名校基因”,借助优质教育集团的起跑,加速教育集团的全面合作、深度合作,有力推动融合发展。
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
聚焦“民难我帮”,开设家校共育大讲堂、“点餐式”课后服务、精准资助帮扶等活动,护航学生成长。
为让家校沟通零距离,服务心连心,县教育局、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家校共育大讲堂,开通局长、校(园)长热线电话,开展“万师进万家”“带法回家”等活动,助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家校共育大讲堂已开播20期,在线观众320万人次。
为学生制订“点餐式”课后服务,构建“1+N”“作业+社团”课程,实行选课走班,重构学生“多样化一日生活”。实现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100%全覆盖,骨干教师和有需求学生100%全覆盖,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100%,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精准帮扶资助困难学生,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全学段、全覆盖帮扶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困失学。教育资助绩效连续两年省“优”。去年以来,共精准资助学生43028人次,资助金额3407.21万元。各学段国家助学金和生活补助共资助30400人次,资助金额2139.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