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健康重于山
2018-12-03 07:27   浏览人次:
  从最初看病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从“赤脚医生”、卫生员到全科医生、坐诊专家,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到现在的大病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疗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截至目前,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11个,床位数2812张,卫技人员3299人,为全县广大群众带来了健康红利。
  深化医改,铺就群众健康路
  怎样才能让群众买得起药、看得起病,就诊更方便?这是民生幸福工程的风向标。40年来,我县借国家医改惠民东风,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现在好多病,病人自己花的少,比如说尿毒症,政府负担70%,花一千元,自己才拿一两百元,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过去群众看病看不起,现在没有顾虑了,国家负担大头,自己负担小头。”县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
  新农合是一项深入人心的惠民工程。我县自2015年初,开始调整新农合筹资方法,不再实施滚动式预缴费筹资,广大参合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所得全部实时兑现到位。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推进平稳有序,整建制划转到位,让改革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达到98.48万人,职工医保参保101002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我县加大“双基”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全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近三年投入7563万元,新改扩建155个村(社区)卫生室和改造提升4个卫生院,创成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3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8个、省示范村(社区)卫生室33个。
  加快城乡卫生布局调整,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8家大医院专家合作建立名医工作站(室)36个,总数居全市县级医院第一,实现了周周有名医,诊疗患者8000多人次;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医院国家胸痛中心;创建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重点专科15个。
  全民健康,构建服务新体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深化“健康滨海”建设为抓手,健全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健身、防病、治病”一体化全民健康体系,不断提升全县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7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全民免费体检‘一年一检’,全县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免费体检82.4万人,实现低收入人口全覆盖。”县卫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依托县人民医院技术、人才优势,建立‘1+5+N’健康管理模式,由县健康服务中心统筹组织县体检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和各卫生院、卫生室开展全流程、均等化免费体检服务。”
  实施健康管理“五大行动”。通过建设“健康广场”“健康长廊”“健康俱乐部”等常态化的健康教育阵地,不断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让健康的生活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开展村卫生室建设达标攻坚行动、“基层卫生规范管理月”活动、星级卫生室评创活动,努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快签约反馈评价体系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履约率和群众满意度;开展专病专防行动,推行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对老年人、糖尿病等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开展“4+1”帮扶重性精神病患者活动,提高治疗率和管理率;实施关爱母婴行动。
  我县还积极构建医疗救治“三大体系”,通过推行“村有乡村医生、镇有全科医生、县有专科医生”的“三医”管理的方式,构建慢病随访干预体系。推广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推进城乡居民自主“点单式”签约和上门服务。
  建立“诊前调阅健康档案、诊中规范诊疗行为、诊后实施精准救治”的服务流程,以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为基础,将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大数据管理有机融合,有效实施健康评估干预。
  精准扶贫,撑起健康保护伞
  今年67岁的孙兰是八滩镇新港村低保户。孙兰的姐姐孙其凤告诉记者:“妹妹7年前做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好,近日,在县中医院住院接受检查,查出肺部疑似结核。看病过程中,县中医院执行“先诊疗、后付费”的帮扶政策,让她住院时不用交费用,直接接受治疗,出院后再交纳自付费用,有效减轻了他们家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为了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我县坚持精准发力,做优做实健康扶贫,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构建全方位健康扶贫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底,全县因病致贫数由2.5万户、3万人减少至1.9万户、2.3万人。
  在全市率先自主开发“全民健康管理360平台”,动态监测免费体检、签约服务、大病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实时管理、动态分析和跟踪服务。推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享受重残救助的重度残疾人、贫困妇女“两癌”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等人员纳入医疗救助对象。除去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外,县民政部门对剩下的医疗费用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无缝隙、全覆盖,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持续推进低收入人口“三免四补两简化”政策,2018年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免费送药(基本药物)服务15717人次,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达16210人;对低收入人口中白血病等22种大病救治1748人,低收入农户大病报销比例达95%。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县级百名骨干医师为152名低收入重病患者提供“一人一策”。已为全县143户低收入家庭的152名重病患者建立专项档案,安排住院救治7人。
  实施医疗费用兜底补偿。我县将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等困难群体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全额资助,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