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一样了!”“演出太精彩了!”“这老俩口为了听淮剧争的太有意思了!” ……近日,在天场镇红色文化纪念馆门前举行的文化预约惠民工程“打开心扉·唱响滨海”送戏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处处可听到群众的笑声、掌声和感慨。难道今年的“送戏下乡”活动内容和方式真的变了吗?
“变了,变得太贴切我们的需求了,记得以前看戏都得自己花钱请,现在政府拿钱在我们家门口免费唱戏,我们要看什么戏自己还可点单,演出节目也丰富多彩了,既有二胡演奏,又有淮剧、小品,对演出不满意还可以写留言、提意见,这真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啊,我们打心眼里欢喜!”一位老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我县以文化利民、乐民、惠民为本,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以“菜单”预约形式为群众提供演出、培训、讲座、展览等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广大群众亲近文化、体验文化、参与文化,直接受益群众达30余万人。
点单式配送惠及千家万户
“能否请县淮剧团到我们村多演几场折子戏?”“村里的孩子周末想看几场露天电影”……以往干部遇到村民的文化诉求时都习惯记笔记,把群众的需求反映给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对接,时间一般拖得比较长,安排的演出节目老百姓也不一定喜欢。但今年5月9日,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化预约惠民服务”活动后,村民只要在“滨海县文化预约网”注册预约,“点单”喜欢的演出节目,满足一定的人数,县里就可以安排文化预约服务工作队逐一解决落实。
我县在实施“文化预约惠民服务”活动中,以送文化、送艺术进镇区、周末剧场进社区活动为主题,变单向“送”文化为双向“约”文化、多点“种”文化,强化文化惠民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黄海在线网站建立“滨海县文化预约网”,接受预约注册,依托广播电视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化信息和文化资讯。通过平台列出“菜单”,让群众“点餐”,无论是高雅艺术还是草根文化,老百姓只需“点单”,政府便会将这些“大餐”配送到百姓身边。截至目前,我县已接受城乡居民文化预约服务5000多人次,组织送戏下乡30场,送电影1610场,各类业务辅导下乡达60余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多样化服务亲近广大群众
自3月份以来,每到县文化馆“百姓大讲堂”开放的时候,门前总是人潮涌动,教室内不时传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原来大家都被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竹笛所吸引,只见室内端坐着20几位学员,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丝不苟地练习演奏方法。“每周二、周四我都到百姓大讲堂来学习葫芦丝竹笛和二胡演奏,参加这些培训既可以陶冶个人情操,又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位兴趣爱好者表示。
一方面是渴望提高自己文艺素养的市民希望得到专家指点,一方面是文艺人才需要精心创作、普及文艺知识,在“文化预约惠民服务”的互动中两者怎样兼容?近年,我县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淮剧团举办的文化活动面向大众,推出了文艺演出、免费培训、专业辅导、系列讲座、公益展览、全民阅读、特色活动7大服务项目,让群众和文化来一场美妙的约会。“文化预约惠民服务”不仅培养了群众主动亲近文化的习惯,也开发了公益性文化场馆中人才和资源的潜力。
我县通过“文化预约惠民服务”,全面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预约惠民辅导式配送服务活动,先后推出书法、美术、舞蹈、器乐等10大项、30余小项公益辅导类文化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均等、便捷的文化惠民服务。同时还立足镇区14个文化站,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对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弱势群体实行点对点、面对面上门集中服务,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立体式构建利民服务体系
去年,东坎镇参加第三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验收评审。在示范区创建期间,东坎镇不断完善文化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文化服务体系,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文化事业发展,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场,不断满足群众“求知、求新、求乐、求美”的文化需求。
东坎镇只是我县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在进一步推进“文化预约惠民服务”过程中,我县不断健全文化设施网络,大力组织实施了以“培养一支文化工作队伍、扶持一批农民业余剧团、建设一批文化信息网点、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申报一批文化名村”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工程,新建专业文化队伍178支,建立文化信息资源网点860多个,培育特色文化村镇28个。
为更好地推进“文化预约惠民服务”,我县以利民为导向,不断完善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投入近400万元为全县295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文化活动室;投入1460万元对镇区文化站进行达标建设,新建文化站7个,达标建设文化站8个,满足农村“十里文化圈”的需求。率先建成“互联网滨海文化信息平台”,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县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1个镇区实施了资源共享工程,建立了72个共享工程基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