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文明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2025-04-08 08:41   浏览人次:

  本报讯 (严岭山 孙闻) 为弘扬文明新风,传承红色基因,清明期间,滨淮镇创新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扫、传承红色基因”文明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活力。
  近日,双舍村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与往年大不一样。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向村民宣传文明祭扫的理念,倡导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志愿者还向从外地回来,南来北往祭扫的群众热情讲解传统祭扫方式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引导大家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祀等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先人。村民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文明祭扫、创造文明新风。4月2日,村民孙为猛从常州回来祭扫,主动将父母原葬的土墓迁移到公玉公墓,摆放八盆鲜花,未烧一张纸,争当文明祭扫的带头人。
  在玉龙村,村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刘玉龙烈士墓前扫墓,擦洗墓碑,并向英烈献花、默哀致敬,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随后组织干部群众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烈士纪念馆,一边看,一边听讲解员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八滩王桥战斗、杨庄战斗、七套战斗、中山河保卫战中的英烈故事,活动现场展现了刘玉龙、刘炳昌等英烈舍小家、顾大家、保家卫国、不惜抛头颅、洒烈血的英勇崇高精神。祭扫结束后,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表示,我们今天过着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为新时代发展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贡献力量。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以行动助力,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举办道德评议会等形式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观念。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主动作为,创新载体,将文明实践有机融入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落细落实,开展文化惠民,以乡村大舞台、道德讲堂、农家书屋、乡音艺术团为载体,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进村、进户等文化惠民活动。扎实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以人居环境大改变,促进乡风文明大提升,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