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超) 近年来,天场镇为了提升全镇群众文明素质,聚焦文明共建、紧盯问题短板,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有序投入、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工作格局。
加强领导,知责担责尽责。成立文明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对文明共建工作有研究布置、有督查推动、有总结考核。各村、各单位有专人负责文明共建工作,镇村都配备了专门的卫生保洁队伍,坚持经常巡查并建有专项检查记录。
加强宣传,重宣快宣多宣。在集镇重要位置设有共建宣传标牌、标语等,利用公交站台橱窗和广场文化墙等公共宣传阵地宣传文明共建工作,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坚持定期出共建宣传简报,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模范宣传,开展文明村镇共建活动宣传,积极发动组织镇直单位和各村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服务活动,营造深厚共建氛围。
加强整治,管治善治常治。推进全镇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做好日常维护。积极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治理,扎实开展改水改厕、农村清洁卫生、城乡环卫一体化及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做到强化领导、强化宣传、强化职责、强化督查、强化奖惩,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加强建设,修建兴建共建。因地制宜建设健身小广场7处,人行步道2.3公里。对S328两侧除有保留价值的居民房屋之外的绝大部分零散户农房进行搬迁,打造一条新的旅游干线。将新四军3师8旅纪念馆、秉义·初心课堂等一系列“红色名片”串珠成链,沿途建设垂钓园、亲子采摘园等旅游基地,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等活动,让文明健康的活动占领乡村阵地,坚决杜绝庸俗低级的文艺演出。
加强教育,指教帮教礼教。组织开展医疗卫生、科学知识、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和QQ、微信群等形式对外出务工农民开展文明礼仪、道德素养和就业技能等培训教育,重视社会管理,经常开展普法教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全面开展文明教育,有效助推文明共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