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小巨人”的崛起
2014-05-19 10:15   浏览人次:
      近日,吉华公司递交的成绩单,不禁让人心头振奋:1至4月份,吉华公司生产经营再创佳绩,实现开票销售6.1亿元、税收74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4.6%、325.8%,其中,4月份单月实现销售2.3亿元、税收4046万元;上半年有望实现销售超10亿元、税收超亿元,在全县工业企业中独占鳌头。
   吉华公司位于县沿海工业园内,由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公司是我县去年首个年度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然而时隔不到半年,公司决定用半年时间完成去年全年的任务。底气何在?信心何在?为此,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吉华公司进行了深度探访。
  
瞄准市场 因势而动调结构

  该公司原有的产品结构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行业内竞相压价获取市场份额的困境。作为行业内的“大户”,维持现有产品结构固然能获得高额利润,但这种增长将不具备可持续性,不调整产品结构,市场将调整行业结构。吉华公司很快看出了这种“端倪”,以市场为导向,审时度势,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把产品重点逐步由传统染料向产品附加值高的H酸倾斜。
  市场永远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H酸行业市场稳定,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正处于大幅度上升之中。去年,吉华公司斥资7亿元新上年产4万吨H酸项目,其中一期2万吨H酸项目现已投产运行,产能突破8000吨,成为公司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由于看好市场预期,公司还将加快推进投资2.5亿元的H酸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明年底前竣工投产。
  在加速形成产能的同时,公司广开渠道,畅通销路,进一步放大市场对公司产品的吸引力。一方面,公司积极参加各类化工产品交易会,联系老客户,结识新朋友,全力拓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以“百千万”电子商务促进计划为契机,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力拓展国际市场。
前瞻眼光 不遗余力促转型

    吉华公司是首批来沿海工业园投资的企业之一。2007年以前,吉华不但利税极低,而且事故频发,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烂摊子”。近年来国家持续保持了对环保的高压态势,高污染、高能耗、低增长的企业越来越不被社会和市场看好,甚至有可能因环保问题“突然死亡”。
    转则活。吉华公司通过深刻反省,认真研究国内外化工企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利用的反复循环,只有把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项流程,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双向乃至无限循环流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代价最低化,才符合打造“生态园区”、“百年企业”的战略目标。吉华公司以此为主线,从利润中抽出大量资金,引进技术,改进工艺,改造设备,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工艺上,加速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由传统的化学合成法向生物制备法转变,采用全球最领先的德国拜尔公司“加氢”全自动生产装置,生产安全性高,过程全部“零”排放,原材料可在系统内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设备上,严格对照《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目录》,突出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制定年度淘汰改造计划,着力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切实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近两年,公司又投入1.2亿元实施“资源化处理再利用工程”和“综合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全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公司不仅厂容厂貌大变样,而且转型成效越来越明显。每年通过资源减量化、循环化、再利用即可增加效益上千万元,并凭借打造的生产经营循环体系,成为盐城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战略思维 高标定位展宏图
  
    吉华公司被列入全市“千百十工程”培育企业,是即将上市的企业之一。优秀企业从来不乏战略思维。在吉华,我们看到从欧洲来的几名专家正在紧张工作。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是公司人才战略的一部分,主要对公司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指导。近年来吉华公司在“盐阜叫得响、江苏有影响、全国排上榜”的高标定位下,一直以战略思维砥砺前行。
    积极实施核心管理战略。建立健全企业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核心管理战略,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健全薪酬考核机制,提升企业比较优势,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
    推进技术攻坚战略。以现有的研发平台为基础,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校企、院企合作,提升科研装备水平。近两年要逐步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全面践行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瞄准行业高端人才,构建高薪吸才机制, 今年将引进环境工程、精细化工、材料工程等领域博士6至8名。制定分类培训计划,培养企业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定向合作,每年委托职业院校培训岗位技术工人100人以上。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