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流促合作,积蓄发展新动能———
我县接轨上海工作硕果累累
今年以来招引来自长三角地区企业61家,落户39家,协议总投资突破100亿元;全县园区、镇(区、街道)、部门与上海市签订友好共建协议全市最多;金昉首乌等25家企业与上海企业、院所高校达成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长期合作协议;引进设立上海名医工作站8个、名师工作室4个;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6名,其中院士2名……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践行“两海两绿”路径,围绕“一区三基地”发展定位,加快全面接轨上海步伐,接轨上海工作呈现出“快、广、多、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来到位于县工业园的吕巷汽车零部件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块块普通玻璃经过裁切、镀膜、组装等工序,犹如“变戏法”一样成为一片片汽车后视镜成品顺利下线。“上半年,公司产业链企业累计完成销售超2亿元。”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有10个生产班组,每个班组每天可生产汽车后视镜600只,在手订单充足。
该公司是上海吕巷汽车零部件公司在我县新建的产业基地,也是我县接轨上海的成果之一。该项目引进日本全自动涂装和机械手、台湾真空镀膜机、自动切割线等先进生产设备,形成压铸、注塑、喷涂、制镜、电子元器件等后视镜全产业链。
“目前,公司产品订单需求量大的主产品型号有长城CHB027、037,CHB121、025A等,还有一汽D181和T33等产品。”公司生产部车间主任沈红珍说,“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城集团等国内20多家知名品牌车企都是我们的‘伙伴’,按照订单来看,全年后视镜产量有望达到60万套、5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后视镜生产基地的速度又加快了。”
“高频次组织招商活动、大力度推进精准招商、全方位跟踪在手信息,在接轨上海中我们是集聚全力。”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他们成立专门团队,明确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在手的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公司新上年产20-30万吨各类钢结构制造项目、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新上智能化钢结构生产基地,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牵头组织长三角(上海)产业招商说明会、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招商说明会、上海汽车零部件招商说明会等,确保招商活动有实效。
紧扣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方向,努力以科技转化新成果推动新特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县接轨上海的一大法宝。
矽润半导体公司是由上海治润电子器材公司投资建设,引进轴向二极管生产线、全自动摇芯贴片生产线封装测试一贯机等先进设备。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的固晶机在工人们熟练地操作下全速运转,整个车间一片忙碌。
“今年上半年,我们生产销售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副总经理王锡胜说,“目前,公司已通过小米、华为、茂硕电源、富士康等20余家知名厂商的验厂审核,各类在手订单充足,产销形势十分喜人。”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开展‘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行动,各大园区正在积极寻求与上海更多产业园区、镇(街道)合作,共建产业合作园中园,全面拓展接轨上海的广度和深度。”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7月底,全县28个园区、镇(区、街道)、部门与上海市宝山区、崇明区等28个相关单位签订友好共建协议。各园区、镇(区、街道)累计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3次,招引项目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105.45亿元,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为30个、6个、1个;其中工业项目29个、农业项目6个、服务业项目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