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沿海求广度 接轨上海谋深度
我县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宝武、金光、国家电投、中海油、中石油、大唐、华电和中交一航院7家央企、1家世界500强民营企业齐聚滨海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走进上海区区行”系列活动……去年以来,我县坚持深耕沿海,加快培育沿海开发新动能,深入接轨上海,以开明开放促开发,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把“空间大”的资源禀赋变成“发展强”的现实优势。
总投资约170亿元的中海油滨海LNG一体化项目现场,10多台挖掘机挥舞着一个个机械臂,整理着地基……“我们项目于去年6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储罐区场地平整和试桩工程已经完成,正在加快陆域施工和非储罐区土方回填,预计2021年6月份建成。”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布局龙头项目之一,建成后,有利于长三角地区能源结构优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86亿元,并对物流、冷能利用等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可提供约500人的就业岗位。
深化与央企合作,全力打造供电、供气、供冷、供热、供煤、供水“六供”一体的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在滨海港,总投资464亿元的国家电投协鑫滨海2×1000MW发电工程一期、4个陆上风电等一批重大综合能源项目已建成运营,已完成投资277亿元。围绕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中海油滨海500万吨LNG、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工程二期、中石油LPG和LNG、风电、石化仓储等项目。一个汇聚众多行业巨头、总投资近3000亿元的沿海板块正加速隆起。
加大与上海港战略合作,加快一类开放口岸查验设施和联检中心建设,积极开辟航线、拓展货源,力争年内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着力将滨海港打造成为上海港北翼物流集散中心、沿海中心枢纽重要出海通道。
签约落户滨都科技等项目41个,引进人才36名,其中,院士2名;与上海市宝山区建立友好区县,56个镇(区、街道)、部门开展全方位深度对接,选派18名干部驻沪挂职……去年来,我县开展接轨上海系列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沪滨合作由来已久。由滨海经济开发区与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共建的滨海工业园,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已吸引35家上海企业落户,其中,有20多位上海科技领军人物在滨“下海”。去年来,全县近5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来自上海高校的科技转化成果达42项。
加强与上海优质资源全方位合作和共享,包括合作办医、办学、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县医药产业园落户的上海交大糜军团队,研发的肿瘤快速检测技术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与上海交通大学等3家高校、华山医院等6所医院建立合作关系,25家企业与上海企业、院所高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在上海设立18个直销窗口,白首乌等许多特色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目前,上海在滨海投资的各类项目超过100个,总投资达150亿元。
滨海人孙永琪在家乡蔡桥镇拥有400多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又在上海建起农产品加工厂和综合保鲜冷库。他说,自己位于上海松江区的红琪果蔬园艺有限公司正是依靠家乡土特产,在大上海站稳了脚跟。
我县大力引进上海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合作共建粮油、蔬菜、何首乌、小花生、梨果等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设立滨海农产品上海直销窗口,提升滨海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加强与上海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及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合作,努力将滨海打造成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农产品运出去,上海游客引进来。我县拥抱“高铁时代”,主动融入上海旅游圈。积极与上海各大旅行社洽谈对接,开辟滨海——上海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做足“知青游”文章,让更多上海人感受滨海农耕文化、乡土风俗、发展新貌,全力打造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