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一年卖了三千万的秘诀
2015-05-04 09:00 浏览人次:
5月4日16:30-17:00,以“传播中国企业品质文化、诠释中国品牌内在含义”为宗旨的央视“发现之旅”栏目,将播出我县一位普通的创业者、春海酸菜鱼馆经理王鹤春的故事,向全国电视观众展示 ——
美丽的滨海县城华灯初上,车辆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迎来一天的客流高峰,然而在众多的餐馆之中,有一家饭店的生意非常火爆。
吸引众多食客前来的是一道十分特殊的美味,这道菜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见,但是这家餐厅却能将这道普通的家常菜做成珍馐美味,它不仅成为“滨海一绝”,价格还实惠,这道菜的名字就是“酸菜鱼”。鲜美嫩滑的黑鱼肉配上味浓爽口的酸菜,再加上店里独家秘制的辣油,靠这一道菜,王鹤春的春海酸菜鱼馆一年卖出去的黑鱼近8吨,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因为家境贫寒,16岁就辍学打工,从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到如今经营5家饭店的老板,王鹤春的成功秘诀就在于“酸菜鱼”这道菜!那么,他究竟如何凭借这一道菜发家致富的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一切要从王鹤春16岁那年说起。
1991年,16岁的王鹤春背起行囊,独自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在叔叔的引荐下,学了厨师。凭借认真好学和吃苦耐劳的性格,王鹤春深得师傅喜爱。一年多后,王鹤春决定找一家餐馆当一个真正的大厨!然而,找工作却不那么容易。
虽然环境艰苦,但王鹤春工作起来却十分卖劲儿,颇受好评。为了赚钱,他同时在好几家餐馆兼职,经常是白天做一家,晚上再做一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渐渐地,他的月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变成3000元,日子有了起色。然而就在他的工作稳步上升的时候,他却突然返回了滨海。
当时的他要结婚了,在上海买不起房子就决定回到滨海创业。1998年年初,他利用自己所有的存款两万块钱,同时四处借钱,开了一个面积100多平方米的餐馆,起名叫“春海酒楼”,专门做家常菜。
凭借菜品的美味和亲民的价格,春海酒楼刚一开张,生意就十分红火。可谁都没想到,就是这家表面看似客流不断的餐馆,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却让王鹤春赔了个精光!原来,春海酒楼的顾客大部分都是王鹤春的朋友和熟人,起初大家也都是好意来捧场,王鹤春也就没有张口要钱,一来二去,有些朋友总是赊账,老实巴交的王鹤春不好意思追讨。久而久之,坏账越积越多;加之春海当时经营的菜品并没有什么特色,面对商业街其他餐馆的激烈竞争,两年之后,春海酒楼被迫关闭了。
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王鹤春决定放手一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没过多久,夫妻俩又在县城的美食一条街开了大排档,没钱请服务员,王鹤春就自己当厨师,妻子当服务员。有一次,他听朋友说,南京有一家餐馆做的酸菜鱼特别好吃。于是就连夜坐车赶到南京的那家餐馆。他发现,这家酸菜鱼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所用的辣油,里面似乎多了几味中药,他细细品味很久,并在心里默默记下了里面可能会有的配料。一回到滨海就钻进厨房里搞研究。他的想法不是模仿,而是超越。
经历了多次的失败,3个月后,王鹤春终于研制出独一无二的辣油秘方,同时,他还对菜品进行升级,“春海酸菜鱼”就这样诞生了!除了味道,王鹤春对食材的品质也有着完美的追求。说到春海酸菜鱼,其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辣油。春海的配料室,除了配料员,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其辣油的配方随着季节和时间而不断变化。
正是凭借着自己对品质的追求,王鹤春推出的春海酸菜鱼大受好评。很快,他就还清了外债。从2006年到现在,王鹤春先后开了5家春海餐馆,每家规模从200平方米到800平方米不等。就在王鹤春认为苦尽甘来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了!2010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工作,突然电话响了。朋友告诉他,一家网站有人发帖称,春海用的是地沟油。一开始,他还不以为意,可就在帖子发出半个月后,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王鹤春报了警,同时,他请来县内主流媒体,第一次全透明公开了春海的厨房、食材以及食用油。案件的告破和媒体的宣传,让春海餐饮在半年后度过了这次危机,春海餐饮再次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如今的春海餐馆除了招牌菜酸菜鱼之外,还增加了淮扬菜、粤菜、本帮菜等多种菜系,寻求多样化发展。
王鹤春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关心,哪个员工的家里出事了,他一定是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他说:因为自己就是一个打工仔,所以他特别能够设身处地为员工们着想。春海做的不光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家。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位置。
现在“春海菜”已经逐渐成了滨海本土菜的特色品牌。未来,王鹤春希望能够开更多的分店,让“春海菜”走出滨海。他也愿意和所有的员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将一部分股份拿出来作为激励。这样做是想让大家坚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