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秸秆还田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4-08-14 09:49   浏览人次:
      今年,我县共收小麦79万多亩、大麦19万多亩,秸秆还田率达40%以上。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看到水稻比往年生长旺盛,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秸秆还田。
  天场镇海峰村村民陈国理,是当地最早尝试秸秆还田的农民。“我承包种植了30多亩地,秸秆禁烧后,只能把秸秆拉回家,要么烂掉,要么等禁烧期过了再烧掉。”去年,他开始响应秸秆还田,今年庄稼收割后,他心定了,每亩增产50多公斤。“按今年2.4元每公斤的小麦收购价,我共增收近5000元。”陈国理向记者分享他的丰收喜悦。
    在天场镇海峰村的一块稻田边,村委会主任陈国林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我们村2800亩的小麦秸秆全部粉碎,全量还田。由于是在大面积的秸秆全量还田后栽插水稻,田管要求与传统种植模式有所不同,为使群众正确地抓好田间管理,农技人员也会三天两头地到村里来,现场指导秸秆全量还田后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
    记者了解到,秸秆主要是用作“五料”,即肥料、饲料、原料、燃料、基料。除直接还田作肥料外,其它几种用途都需要秸秆收集离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三夏”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捡拾秸秆离田很难实施。因此,秸秆全量还田是目前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最可行的利用途径。
    “以前农忙的时候,干部通知不让烧秸秆,为了图省事,要不偷偷烧了,要不就抛到河里。现在政府不仅补贴,还用机械帮我们把秸秆打碎翻到田里沤肥,不但可以肥田,环境也好了,老百姓当然乐意!”陈涛镇新滩村村民王延汉一边查看水稻长势一边告诉记者。
    “秸秆还田好处很多,不但可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微生物活动,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县农业园洪林村,该区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简单的秸秆还田生态账:秸秆就是不花钱的肥料,每亩秸秆还田后相当于两包碳铵、一包磷肥、12公斤钾肥的营养,平均每亩可节约购肥成本150多块钱。
    “以前小麦收获后留茬过高,并且秸秆没有粉碎,根本无法播种,现在收割机全部加装了秸秆粉碎装置,粉碎后的秸秆直接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方便播种。”八巨镇前案村村民郑加明高兴地说,“以前亩产也就350公斤左右,去年村里秸秆还田后我就承包了20亩地,全部种植小麦,今年亩产近500公斤,光小麦我就卖了两三万元,大丰收啊!”
    我县从秸秆还田中得到实惠的农户还有很多。县农委副主任高亚国说,我县近年投入秸秆还田的资金达800多万元,大面积的秸秆还田,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保障粮食安全的多重作用。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