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小父母双亡,她深知母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当看到留守儿童情感有缺失时,她义无反顾关爱起他们。
从关注他们的学习,到关心他们的生活;从开始时单纯的学习辅导,到后来提供生活帮助,再到把这些孩子收留在家里代为照顾。自18岁师范毕业回家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后,执教25年来,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留守儿童们撑起了一片充满“母爱”的蓝天。
她,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标兵”、“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省“优秀春蕾教师”、省“十佳社会妈妈”、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邵海霞。
连续25年关爱留守儿童
6月20日11时许,放学的铃声响过之后,滨海港经济区二小安静的校园顿时欢腾起来。
邵海霞走出办公室,赶紧跨上电瓶车,骑出了校门。她从菜场买回肉丝、鸡蛋,还有几样蔬菜。
一进家门,邵海霞便一头扎进厨房,淘米、洗菜、切菜,做菜烧饭,忙个不停。
不一会儿,4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有说有笑地回来了。两个男孩调皮地把头伸进厨房:“妈妈,有什么好吃的?”
两个女孩放下手上拿的书本:“邵老师,我们来帮您。”
因为油烟机的声音,邵海霞抬高嗓门:“你们快洗洗手,把饭桌收拾一下,先看会儿书,饭马上就好了。”
不到12点,邵海霞推开厨房门:“开饭啦,来帮忙端菜。”
4个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从邵海霞手上接饭接菜。
胖乎乎的包书宇端起青椒炒肉丝,鼻子凑上去闻了闻:“嗯,这是我的最爱。”
张树理赶紧走进厨房:“还有我爱吃的韭菜炒鸡蛋呢!”
杨阳把煮干丝端上桌,刘莲盛来一碗青菜汤。邵海霞又端出一盘萝卜干:“这个就着吃,下饭。”
5个人团坐在桌边,邵海霞不时给孩子们夹菜,边吃边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
瞧这亲热劲儿!不了解情况的人,还真以为是一家子人呢。
“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他们是邵老师照顾的留守儿童。”滨海港经济区二小校长王冬成介绍,“连续25年,她一直这样关爱着留守儿童。”
吃完饭,邵海霞收拾完厨房,喘了口气接话:“3个大些的孩子是六年级的学生,在我这儿好几年了;小些的张树理是四年级的,我自己班上的,今年才来,看上去腼腆些。”
对每个孩子的饭量、口味及习性秉性,邵海霞一清二楚。
给孩子家一般的温暖
“叔叔,这边是我和杨阳的房间,就在邵老师的隔壁。”放下筷子,刘莲进房间做作业,俨然在自家一样。
在刘莲的带动下,杨阳也捧起讲义,两个人还讨论了起来:“这个应该选A吧。”
“不对,我觉得这个更准确些。”刘莲指着选项C。
拿不定主意,杨阳提出:“还是问问邵老师吧。”
一边做家务,一边听着孩子们动静的邵海霞走了过来:“嗯,这个题目有点绕人呢,审清题目很重要。”
“哦,选D。”一句简单的点拨,两个孩子似有所悟。
刘莲是这个家庭的老成员,像这样在学习上同学与同学的讨论、邵海霞解惑的场景,她一点也不陌生:“我在邵老师这儿住6年了。”
从小,刘莲的父母就一直在外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且家离学校很远。“为了方便我读书,从一年级起,邵老师就把我接到她家里,照顾我生活、学习。”刘莲满是感激。
“再过几天我就毕业,初中住在学校。”想到要离开,刘莲依偎到邵海霞怀里撒起娇来,“邵老师,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寒来暑往,邵海霞送走一拨学生,又迎来一拨。“这些年,吃住在她家的,就有16名学生。”王冬成清楚邵海霞照顾留守儿童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她家同时住5名学生,时间长的一待就是6年。”
熟悉邵海霞的人都知道,她家并不富裕,她自己两千多元的工资,丈夫下岗后在外打工,女儿读大学, (下转3版)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