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滨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滨海,本报自今天起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从建港梦想到上世纪80年代的科学论证,从荒无人烟、芦苇丛生的盐碱滩涂到掘地开工建设港口,从港口通航到获批国家一类独立开放口岸……新中国成立70年来,滨海人的“港口梦”夙愿终于成真,如今的滨海港已成为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正如蛟龙出海一般,劈波斩浪。
黄金海岸隆起产业新高地
我县因海得名,拥有44.6公里海岸线,深水贴岸,得天独厚;-15米等深线距岸3.95公里,江苏沿海建设10万至15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距岸最近点之一,也是淮河流域唯一出海通道。
“要开放,先建港”是滨海人对于港口对区域和城市发展影响的总结。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两海两绿”的要求,聚合资源要素、聚焦项目突破、聚力“三港”联动,全力建设大载体、策应大战略、实施大合作、攻坚大项目,黄金海岸正在迸发黄金效应。
1992年10月,我县成立海港筹建指挥部。1999年,滨海港一期工程3个1000吨码头建成。同年,万吨级码头工可研报告在南京通过审查。进入新世纪,我县抢抓江苏省编制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2008年4月,滨海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能源大港、产业大港”的“亿吨大港”发展定位从此确立。
作为淮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出海口岸,滨海港对淮河的意义不言而喻。滨海港独特的建港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各方资本的关注。2008年12月,国电投集团与盐城市政府正式签约,掀起滨海深水大港建设的盖头,之后,中交一航、大唐、华电、中海油等央企相继落户;2011年11月,滨海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南北防波挡沙堤工程正式完工;2012年12月22日,国电投滨海港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10月,滨海港10万吨级通用码头开港试航;2017年9月,滨海港一类独立开放口岸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18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无不为我县加快沿海开放开发带来多重利好。
向大海收获梦想,必须以产业集群作为沿海发展的强劲支撑。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宝武2000万吨“绿色、智慧、精品”钢生产基地将打造成全球最先进的完全新建的钢铁行业智慧型未来钢厂,是全市第一个单体千亿级特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金光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滨海港打通了与世界相连的海上通道,与国际市场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吸引各类生产要素的强磁场。
现在滨海港已建成3.5至10万吨级码头泊位7个,设计通过能力达4000万吨。其中,4个专用煤炭码头和北区1号通用码头已正式运营,30万吨级码头航道工程达到工可研究深度。淮河出海航道、滨海港直连工程、疏港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列入相关规划,滨海港开发建设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宝武、国家电投、中海油、中石油、大唐、华电、中交一航院和金光7家央企、1家世界500强民营企业落户。
“绿色引擎”激活沿海新动能
绿色能源产业是沿海开放发展的“聚宝盆”。“截至目前,我们的发电量超50亿度,机组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不说,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经济指标也是屡创新高。”日前,在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公司,总工程师胡显亭这样告诉记者。
国家电投协鑫滨海发电项目作为我县打造沿海综合能源产业体系的龙头项目之一,有力推动我县沿海开发不断向纵深迈进。
加快风电新能源发展,是我县实施沿海绿色开发的一个具体体现。在滨海港东侧20海里的海面上,由国家电投集团投资的125台风机组成的海上风电阵列正迎着海风不停地旋转,源源不断为国家电网输送着绿色清洁能源,也成为我县沿海开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滨海北H1和H2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0万千瓦,不仅是国内第一,在亚洲也是最大。”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海上风力发电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向周边地区输送更多绿色能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说项目是沿海开发最活跃的因子,那么产业集群可以说是沿海发展最强劲的支撑。在港口开发建设中,我县始终坚持高端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路、打绿色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港口。在临港产业项目上,始终坚持招引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强、环境友好型的重特大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区环保产业的集聚效应,立体筑牢“绿色门槛”。
现如今的滨海港,实施重大能源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568亿元,目前已顺利建成8个,完成投资280亿元。综合能源产业占比达16.8%,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国家电投200万千瓦火电投入运营,成为全县首家开票超30亿元的项目。中海油500万吨LNG开工建设,2000万吨LNG储运基地项目初步列入国家规划布点。中石油1000万吨LNG、150万吨LPG正式签约。亚洲最大单体海上风电场建成运营,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87万千瓦。随着投资 850 亿元的金光循环经济高科技产业项目成功落户,宝武 2000 万吨级精品钢基地项目有序推进,滨海港已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级,“六供”一体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在我国东部沿海形成明显优势。
黄海之滨兴起临海新港城
驱车沿着海堤公路驶入港城,放眼望去:一路风光旖旎,绿树成荫,海天一色,月堤海景公园、灵龙湖生态公园、温泉度假酒店……这是记者置身临近滨海港城海堤公路上极目远眺时的一组美景。
从长满海草的盐碱地,到如今游人如织的新景区,住在海边的村民是最有力的见证人。“以前都是砖瓦房,现在住楼房,每天来往的游客和客商还给我们带来商机,港口开发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老百姓。”滨海港经济区六合庄村民于大爷高兴地说。
港城是沿海崛起的依托和保障。近年来,我县着眼长远、放眼未来,重新审视沿海开发的资源优势和空间布局,按照绿色生态、亲海临海的理念,建设服务“三港”联动的宜业之城、绿色生态的宜居之城和亲海临海的宜游之城。“目前,实施的35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0多亿元,港城功能配套基本齐全,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综合环境不断提升,旅游形态初步呈现。
滨海港旅游的兴起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年 34 岁的梁鹏高是滨海港经济区友谊村人,早在 2014 年,他就看到了滨海港旅游发展的前景,开了酒店,主营海鲜。梁鹏高兴奋地说:“月亮湾景区全部建成开放后,这里的人气会越来越旺,家乡也变得越来越美。”
“全市唯一亲海岸线”和“古黄河入海口”是月亮湾的独特资源,借此,月亮湾将打造黄海领海基准点、亚热带与温带临海分界线点等标志性节点景观,展示海河文化历史和魅力,形成旅游度假、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等旅游业态,叫响月亮湾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滨海港经济区小街村的李元才告诉记者,自己从事土建方面的工程,从港口建设之初的开始奠基,到开港试航,再到高质量发展,全程参与了其中。他对港口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滨海港的建设对地方经济拉动很大,不仅可以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服务业、餐饮业、劳动力等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当地人打心眼里配合支持。”一旁的六合庄村民谢庆邦也高兴地频频点头:“一个字,好!这才是我们老百姓期待的大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