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
2019-06-18 20:43 浏览人次:
近年来,我县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按照“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三争”目标,聚合资源要素、聚焦项目突破、聚力 “三港”联动,全力开展陆海统筹攻坚行动,建设大载体、策应大战略、实施大合作、主攻大项目,全面打造开放式蓝色经济增长极。
随着国家一类独立开放口岸的顺利获批,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滨海港的发展基础将日趋坚实,其带动力和吞吐量将不断加大,为促进现代化钢铁基地建设和大进大出类产业加速集聚,承接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滨海港沿海开发建设面积约18平方公里,建成和在建项目总投资822.5亿元(其中港口54亿元,港产688亿元,港城44亿元,基础设施3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0.5亿元。宝武、金光、国家电投、中海油、中石油、大唐、华电和中交一航院7家央企、1家世界500强民营企业落户……一个汇聚众多行业巨头的沿海板块正加速隆起。
产业集群更可以说是沿海发展最强劲的支撑。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宝武2000万吨“绿色、智慧、精品”钢生产基地将打造成全球最先进的完全新建的钢铁行业智慧型未来钢厂,是全市第一个单体千亿级特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金光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国家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供煤、供电、供气、供热、供冷、供水的“六供”一体综合能源体系初步形成,综合能源产业占比达16.8%,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国家电投200万千瓦火电投入运营,成为全县首家开票超30亿元的项目。中海油500万吨LNG开工建设,2000万吨LNG储运基地项目初步列入国家规划布点。中石油1000万吨LNG、150万吨LPG正式签约。亚洲最大单体海上风电场建成运营,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8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22.3亿度,占我县全社会用电量的77.1%。
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滨海港加快建设,建成10万吨级码头泊位7个,5万吨级航道通航投运,港口物流园、10万吨级航道疏浚、“挖入式”内港池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实现吞吐量近800万吨。30万吨级码头航道、淮河出海航道、滨海港直连工程、疏港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列入相关规划,我县的开放沿海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