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严岭山 孙闻)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9日,笔者在滨淮镇,只见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玉米田映入眼帘,微风拂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翻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成熟的玉米田里,农机收割着玉米,穿梭不停;忙碌的农民喜笑颜开,构起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在镇农业中心指导下,实施推广650亩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采取2+4、4+4播种模式,既提高了单产,又增加了总产。大豆亩产350斤,售价2.5元/斤;玉米亩产1150斤,售价1.07元/斤。除去成本亩净收益180元,净赚11万多元。”康庄村新农人苏星星介绍说。
江苏中震裕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居会超介绍:“今年种植水稻3000多亩,全程机械化作业,采用无人机飞防、飞施、飞巡,加之国家对买稻谷、机插秧、秸秆还田、地力保护,甚至购买无人机都有补贴。预计今年水稻亩产1200斤没有问题,水稻最低价收购1.3元/斤,除去插秧、施肥、农药、收割等各项成本,加上国家惠农政策补贴,每亩可赚450元,秋季水稻铁打收入超百万元。”
滨淮镇好农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毛天池语气平缓地讲述自己十多年如一日摸爬滚打,创办“好农家”葡萄基地,带领周边村民致富的艰辛历程。“按目前上市的醉金香、超级皇后、阳光玫瑰售价推算,亩产量按3500公斤算,亩均利润1.5万元。通过直播带货、云上销售,预计今年销售达5000万元以上。”毛天池信心满满地说。
镇农业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镇里不断加大投入建立高标准农田8.7万亩,大大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夏季小麦17.16万亩,实现总产8411.26万公斤;秋季水稻种植7.7万亩,预计总产量达4300万公斤;玉米种植8.78万亩,预计总产量4500万公斤;黄豆、山芋、葡萄等特经作物长势都好于去年,一片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