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今年以来,坎北街道通过念好清、治、建“三字诀”,全方位提升乡村风貌,为乡村振兴绘就美丽底色。
“清”字为要,集中力量清理各类垃圾。组建12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1.2万人次积极投身整治行动,累计清理陈年垃圾1.5万吨,使村庄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针对垃圾治理难题,推广“户分类、村收集、街道转运”的垃圾分类体系,建成23个智能回收站,垃圾减量率达35%,西坎村获评“江苏省垃圾分类示范村”。
“治”字发力,着力解决环境乱象。以违建拆除为重点,累计拆除违建1.1万平方米,使乡村建设更加规范有序。在生活污水治理上,创新采用“微动力+生态滤池”处理模式,新建15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铺设管网4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达92%,有效改善了乡村水生态环境。
“建”字托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避免“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创新实施“网格化+智慧化”管护机制,将辖区精细划分为54个环境管护网格,配备126名专职保洁员与网格员,严格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制度,确保环境问题及时发现、迅速解决。同时,引入AI智能巡检系统,借助无人机巡航和摄像头识别技术,自动抓拍垃圾暴露、河道漂浮物等问题,整改效率提升60%以上,让乡村环境管护更高效、更智能。
下一步,该街道将持续深化整治工作,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群众共享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