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去年以来,坎北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创新实施“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强基固本,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深化“头雁领航”工程,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专题培训、擂台比武、观摩学习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能力。街道党工委创新推行“红帆驿站”党群服务品牌,在全街道所有村(社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一线亮身份、作表率。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依托资源禀赋,构建“党支部+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街道党工委统筹规划,打造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智慧农业、冷链物流等项目,培育“坎北鲜蔬”“红坎葡萄”等特色品牌,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此外,深挖红色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红色研学+生态旅游”精品路线,建成党性教育基地2处、文旅融合示范村3个。
治理提效,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创新“五心工作法”,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3支,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体帮扶等活动。街道投资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污水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建成省级美丽宜居乡村4个。同时,推广“积分制”“村民议事会”等机制,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