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2025-03-25 20:24   浏览人次:

  本报记者  李雨朦
  春回日暖,农田里的冬小麦尽展新绿。连日来,我县许多种植大户趁着晴好天气,利用农用无人机在田间开展春管作业,让春耕耕出了“科技范儿”。
  在东坎街道广垛村的一处农田里,滨海新农供现代农业发展公司的无人机正缓缓起飞。
  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满载肥料的植保无人机在操控手的操作下缓缓起飞,按照指令在田间均匀喷洒肥料颗粒,为小麦进行施肥作业。无人机匀速从低空掠过麦田,一个来回就将一袋肥料撒完,整个过程快捷、高效。公司负责人李克标说:“我们现在正忙于施拔节肥,有八台无人机在正常作业,据估算,一天能够覆盖大约3000亩的土地,极大地提高了施肥效率。”
  科技助力春耕,专门为施肥、施药而设计的植保无人机正在替代人工劳动,成为春管的“主角”。通过遥控器就可以轻松操作,让万亩良田的植保作业如同在数字沙盘上推演般从容有序,生动诠释着“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还能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分布情况进行精准、高效的喷洒,不仅减少了药剂浪费,提高了防治效果,也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和农药使用量。
  “无人机抛肥均匀度好,无死角,每次可承载约50公斤的肥料,1袋肥一来一去两分钟就结束了,对比人工来说,效率要提高二三十倍。”李克标滔滔不绝地说。
  除此之外,今年滨海新农供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还用上了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通过前期测量,精密计算高氮复合肥的使用量,这样大大提高了施肥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化肥损耗,实现了节本增效。
  小麦春管的好坏,会导致亩产量的相差较大。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耕期间,我县各镇(区、街道)进一步提高推广农用无人机和高杆喷雾植保机作业等科学技术,有力地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