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闻) 近日,走进黄河故道边的滨淮镇,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镇区广场,还有那兴淮路、朝阳路、樊临路、和谐大道两边组成的一幅河畅、路宽、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滨淮镇抢抓天然大港、黄海新区快速崛起的发展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优势,在重抓一二三产业园同步发展,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按照“五整治一增绿”的工作路径,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江苏省卫生镇、生态镇工作力度,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着力解决“脏乱差”突出问题,持久打造“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压紧压实责任,用好“管”字“指挥棒”。把提升人居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构建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村(社区)单位齐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镇、村、网格三级联包、门前“三包”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导、督导和落实。制定“五整治一增绿”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整治目标再明确、整治分工再细化,对主次街道、村庄、社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定期“回头望”,及时处理新问题,实现动态管理、动态“清零”、长效“清零”。
广泛宣传,把稳“倡”字“方向盘”。利用各种会议、广播、印发资料等方式方法,坚持常态化宣传引导,大力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把人居环境提升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生态镇、卫生镇、党建引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织镇村干部走村串户宣传讲深讲透。充分发挥360多名网格员作用,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增强广大群众发扬主人翁意识,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人心,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由起初党员干部的要我治变为我要治的良好局面,从而推进环境整治大改变、大提升。
联动攻坚,打好“攻”字“主动仗”。该镇实施全镇“一盘棋”,紧紧围绕“全域化、精细化、常态化、标准化”要求。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推乱放、乱搭乱建为整治重点,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动态督导巡查行动,对S226、S327、S228、海港大道、樊临线,和村主次干道沿线,以及村庄道路、田间地头、沟塘河渠、房前屋后开展拉网式“整顿、清洁、清除、补植”,全方位消除堵点、扫清盲点、打造亮点。目前。全镇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动用机械、运输车300多台次,出动人员18000多人次,清理脏乱差环境问题189个,清理垃圾2000多吨,疏浚河道、沟渠80条,拆除房屋127间,补植绿化、建立生态河道58条165.23公里,打造S327、S226、朝阳路、和谐大道、樊临线景观路8条,人居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