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镇:营造安全清朗网络环境
2025-08-22 07:22   浏览人次:

  本报讯 (吴科 梁建山) “陌生链接不能点,个人信息别泄露……”近日,正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志愿者正在向村(居)民讲解网络安全知识,现场互动频频。面对数字化生活日益普及、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加的现实,今年以来,该镇从宣传教育、技术防护、隐患排查三方面发力,织密织牢网络安全“防护网”,为辖区群众和企业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 
  宣传教育全覆盖,增强全民防范意识。“以前常收到诈骗短信,不知道怎么分辨,听了今天的讲座才明白其中的套路。”参加完网络安全讲座的獐沟社区居民陈琴说。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分层分类的宣传活动。面向老年人,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讲解案例、发放资料,普及电信诈骗、虚假信息辨别等知识;面向青少年,联合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范沉迷和不良信息侵害;面向企业员工,举办网络安全培训班,讲解数据保护、系统防护等专业知识。同时,利用镇、村(社区)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网络安全小贴士、典型案例100余条,悬挂横幅、张贴海报80余幅,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为辖区内中小企业、村(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网络安全检测服务,重点排查服务器漏洞、密码安全、数据备份等情况,指导企业和单位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针对政务服务平台、民生保障系统等关键领域,建立专人负责、定期巡检制度,确保网络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安全,从技术层面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隐患排查无死角,严处网络违法行为。组建由派出所、市场监管、综治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排查小组,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隐患排查。一方面,对辖区内网吧、电商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规范网络运营行为,督促落实实名登记、内容审核等制度;另一方面,畅通网络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举报网络诈骗、谣言传播等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快速核查处置。今年以来,已排查整改网络安全隐患23处,协助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万余元。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