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闻) 近年来,滨淮镇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辖区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生保障、实事实办等多个领域深耕细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组织党员干部到镇红色文化展示厅、刘玉龙烈士纪念馆、宋公堤等处,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共同追忆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向宋乃德等革命前辈、陈振东等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激励年轻一代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为一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赋能,注入发展新活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7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在“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举办“书香阅读”和关于党史、国史、革命战争史、改革开放史的主题演讲会、报告会。利用省市县宋公堤红色文化演唱会大型文艺下乡送演等有利时机,以红色经典为纽带,凝聚起广大群众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食安护航,筑牢社会发展根基。镇农业经济发展办公室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淮分局共同对好又多超市、惠民超市、菜市场等开展专项检查和“你点我查我检”活动,发现问题现场开发整改通知单,限时纠正。通过线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锁定群众关心的食品种类,进行严格抽检和检查。执法人员还深入食品加工经营主体宣传法律法规,督促共同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动,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暖心关怀,传递民生温度。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引领,扎实开展对特殊人员夏季关爱行动,通过精准摸排、靶向施策、多维保障,把各项惠民政策切实转化为守护困难群体的有效行动,绘就了一幅基层民生保障的温暖图景。各村(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以特困人员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建多支电力安全、生活困难保障、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以低收入户、特困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志愿服务4200户5600多人次,为老年人免费体检12342人次。污水管网疏通及新建4200户,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