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琪) “孩子现在愿意主动和我们说话了,脸上笑容也多了,多亏了街道的贴心帮扶。”说起坎北街道“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工作带来的变化,一位困境家庭家长难掩感激。如今,这样的温暖故事正在坎北街道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
近年来,坎北街道紧扣“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定位,将“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工作作为民生服务的重要抓手,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档”的精细化服务,为困境家庭送去“量身定制”的温暖。
为让帮扶更精准,街道、村(社区)妇联干部化身“民情联络员”,逐户走访摸排,详细记录每个家庭的困难情况与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关爱方案。同时,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由村(社区)妇联主席牵头协调,村医负责健康守护,巾帼志愿者提供亲情陪伴,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形成“1+N”关爱服务矩阵,用点滴“微服务”汇聚成民生“大暖流”。
走进帮扶家庭,总能看到忙碌的服务身影:村医每月两次准时上门,量血压、测血糖,把健康知识送到家门;巾帼志愿者带着绘本和玩具上门,陪孩子做游戏、讲故事,让笑声充满小屋;妇联干部定期入户,把家庭新困难记在本子上、放在心坎上,及时协调解决;心理咨询师用专业耐心的疏导,帮孩子解开思想疙瘩,增强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如今,在持续帮扶下,越来越多困境家庭的人打开心扉: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多了,孩子们的眼神亮了,对生活也更有了憧憬。“关爱服务没有终点,我们会一直把这份温暖延续下去。”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拓展服务维度、提升服务效能,让社会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困境妇女儿童的生活。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