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瑾 梁建山) “注意看,遇到初期火灾要保持冷静,使用灭火器时记住‘提、拔、握、压’四字诀……”近日,在县农业园的智慧农业大棚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演练正在进行,园区安全员现场演示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参训人员认真学习、轮流实操,气氛紧张而有序。
作为集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该区深知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园区内大棚薄膜、农资仓库、加工车间等场所多为易燃区域,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较大损失。为此,园区主动靠前、精准施策,从“防、管、练”三方面发力,构建全链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排查隐患,把好预防关。该区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案》,由班子成员带队,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大棚电路敷设、农资仓库易燃物品存放、消防器材配备等情况,对发现的私拉乱接电线、灭火器过期、通道堆放杂物等12处隐患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园区内50余个农业大棚的保温材料、通风系统进行安全升级,在仓储区增设防火隔离带,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
建强设施,织密防护网。以前大棚里只有几个灭火器,现在不仅新增了消防栓,还装了智能烟感报警器,一旦有异常,手机上就能收到提醒。”园区种植户李师傅指着大棚内的新设备说。为提升硬件保障能力,园区投入专项资金,新增消防栓8个、灭火器120具,在重点区域安装智能烟感探测器30台,实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此外,园区还打通3条消防通道,绘制清晰的消防疏散示意图,确保应急时“通路、通网、通信号”。
强化演练,提升实战力。“光有设备还不够,得让大家会用、敢用。”为此,园区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邀请消防员现场授课,讲解农业生产火灾特点、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等知识;结合大棚起火、仓库冒烟等模拟场景,开展实战演练,让种植户、企业员工熟悉报警流程、疏散路线和灭火操作。今年以来,已开展培训4场、演练3次,参与人员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园区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县农业园将持续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主动作为守护园区平安,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