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迈出党建强村富民坚实步伐
2023-10-16 06:56   浏览人次:
  近年来,滨淮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致力强化党建引领、增强造血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发展新模式,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该镇紧扣“党建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坚持把抓党建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多点发力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发展葡萄、翠冠梨、火龙果、青花椒、西葫芦等特色产业,是我镇谋划出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探索出的新路径。依托组织引领,为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强化村级‘一把手’发展村集体经济责任意识,大力实施‘书记兴业’工程。”谈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该镇负责人说。
  早在2009年初,康庄村在调整产业结构规划时,就锁定将黄河故道边1200亩高亢沙壤土地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下来,作为本村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先后以每亩700至900元的价格逐步流转,变小田为大田,既作为康庄村发展特色产业,又作为脱贫攻坚带民致富的项目基地。当年,从山东寿光引进西葫芦种植管理技术,第一期流转土地250亩,搭建54个冬暖式大棚。当初,面对科技含量高、投资风险大等因素,村党组织决定由村“两委”主要干部带头,率先投资300万元,聘用两名山东寿光技术人员,用了两个月,经过流水作业,54个西葫芦冬暖式大棚全部搭建好。同时做到适期育苗移栽、科学管理,西葫芦刚结果就被上海、常州批发商以每公斤2.6元订购,当年产值达300万元,纯收入120万元。
  随着西葫芦市场销售行情看好,2016年6月,该村又吸收17名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加盟,投资1500多万元,扩建冬暖式大棚196个,形成1200亩西葫芦规模种植基地,先后安排160多名失地村民和低收入、低保户劳力就地就近到西葫芦基地务工,做好从搭建大棚到育苗、移栽、浇水、施肥、采摘、包装等一系列服务工作,村民月工资收入3000元左右。该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西葫芦这一特色产业项目,实施规模种植,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积累50多万元。
  滨淮镇村级经济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初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发展新格局。如今,公玉等村的葡萄、硝场村的中山杉、沈滩村的翠冠梨等经济发展项目各具特色,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