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东村: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2019-12-11 07:10   浏览人次:
  “土地平,道路畅,满目绿,勤致富,人人饮清水,户户乐无忧。”这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我们的脑海常会浮现出的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八滩镇粮东村,当地村民也是如此诗意地描绘自己的生活。
  “三合、蚁墩没人敢蹲,新粮、河岸没人敢站。”这是多年前当地流传的顺口溜。2001年,蚁墩、三合、粮东、新粮又合并成粮东村,可村级债务却达到76万元。该村党总支书记孟庆明至今对“手中无米,唤鸡不灵”这句话印象深刻:没有集体积累,想办事腰杆无力,想干事群众不支持。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一下子成了村“两委”班子的头号难题。“必须沉下身子、定下心来,找准与农村发展的契合点,大家一起一道一道坎过,一条一条河趟。”没有人自己上、没有钱自己借,孟庆明带着村“两委”班子先后筹集和争取560万元,实施了2000亩低产田改造及配套工程,新增集体土地面积280亩,通过发包经营,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25.2万元的收益。
  “不让一个村民掉队”,是村“两委”班子对群众所做出的承诺。21年来,孟庆明和村“两委”一班人几乎天天到村民家中摸家底,想点子,因户、因人施策,经过反复摸索,村里又把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稻麦轮作、绿化苗木、鱼塘发包作为农业调产的主攻方向,开辟了粮东村特色农业之路——投入70万元的350亩集体稻麦轮作项目年实现集体收益近30万元,发展绿化苗木、鱼塘发包实现集体积累70万元以上。
  虽然为全村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为小康村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村“两委”一班人也从来没有张扬过,但村民们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秤”。村民的支持和期盼,使他们愈加感觉到肩上责任之重。
  村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不知足”的孟庆明又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把眼光提升粮东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摆上了日程。在森林村庄、美丽乡村打造上,他们说不清往上、往外跑了多少次,累计为粮东村争取了860万元资金;在河道整治、水美乡村创建上,光孟庆明一人就磨坏了3双鞋、丈量了村内的大小河道,建成了2000米的生态驳岸、400平方米的亲水平台、3000米的陈通济河绿色景观带;在黑色路面、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他们更是将建设现场当成“办公室”,先后建成10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架设了太阳能路灯260盏、打造了凉亭、廊桥、拱桥、景观绿化等25个节点、实施了全镇唯一一个村级小型污水处理厂。
  什么叫好干部?“我的理解是,视百姓为父母,时刻为百姓着想,走在村里,村民能笑着跟你打个招呼。”孟庆明动情地说。
  在粮东村,只要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村“两委”一班人就会出现在哪里。以小事暖人心、苦干换人心、品德赢人心,他们硬是让一个软弱涣散、债台高筑的后进村一跃成为生态宜居、百姓殷实、干群团结的模范村,并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生态村、水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