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侍甜田
体验职业:少儿体能训练师
体验地点:爱酷少儿体能中心
在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体能训练逐渐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少儿体能训练师这一新兴职业也悄然兴起。9月14日,记者走进爱酷少儿体能中心,跟随少儿体能训练师,开启充满活力与挑战的体验之旅。
下午2点,记者跟随吴峰洋、张冠宇两位体能训练师来到训练室,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协助他们检查每一件教学器材:将软垫边角仔细抚平,确保无翘起隐患;检查擦拭空中单排架、吊环、跳箱;根据当天课程内容,在地板上摆出折返路线、搭建迷你障碍赛道。“孩子们动作幅度大,器材上的小凸起都可能导致摔倒,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张冠宇搬运着教学器材叮嘱道。
2点30分,学员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训练室。吴峰洋、张冠宇化身“运动魔法师”,带领孩子们开启热身运动。热身环节通过“桃花朵朵开”“小马跳”“小猫爬”等趣味游戏,涵盖动态拉伸、协调性训练、神经激活等丰富内容。通过高抬腿、开合跳等基础动作,快速提升孩子心率,激活肌肉活力;热身运动中,孩子们化身灵动的小兔子、敏捷的小猴子,在模仿跳跃、攀爬动作的过程中,增强关节灵活性;平衡木挑战和障碍接力游戏,更是将热身练习与趣味性完美融合,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我们的课程融合了游戏、趣味挑战和科学训练方法,把力量训练藏在游戏和比赛里,比如手脚爬折返跑,看似是玩,实则锻炼手脚协调和爆发力。而且比赛不搞‘淘汰制’,孩子们一起跑,输赢不重要,关键是让他们在玩乐中提升身体素质。”吴峰洋一边观察学员训练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
游戏热身环节过后,进入核心教学课程——少儿斯巴达空中障碍体能课。该课程根据少儿生长发育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体能训练与情景化挑战结合,不仅能提升身体力量如柔韧性、速度、反应、耐力等功能性技能,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勇气、不屈不挠、敢于冒险、解决问题及逆境心理调节能力。
“双手各抓一只吊环,一步一格向前走,在空中要收腹、调整呼吸,身体悬荡起来,落地时注意自我保护技巧,三二一、开始……”吴峰洋耐心地讲解技术要领,而记者化身“助教”,负责学员的安全落地保护看护。学员们一个个握紧吊环,身体悬空、眼睛看向前方,小心翼翼地换手前行,尽管双腿微微颤抖,仍咬牙坚持完成全套动作。
“我最喜欢空中吊环和单排架训练。以前我害怕会掉下来,老师说‘就当走空中小桥’,我就不怕了。现在我能熟练地走完空中吊环往返训练,妈妈夸我比以前有力气多了,体能训练课让我爱上了运动。”8岁的小学员王诗漫告诉记者。
据了解,少儿体能训练并非简单的“运动课”,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3-6岁是孩子运动发展的黄金期,我们会通过走、跑、跳、投等基础动作训练,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节奏感;7-12岁则侧重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提升,为青春期发育奠定基础。”吴峰洋说,除了身体机能的提升,体能训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有着积极影响,“训练中设置的团队协作项目和挑战任务,能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意志力和社交能力。”
3点50分,课程尾声的放松拉伸与总结环节,孩子们整齐有序地趴在软垫上,吴峰洋、张冠宇带领大家做静态拉伸,用按摩器按摩后背、臀部和腿部肌肉。“先从腿肚开始,慢慢向前推。”张冠宇向记者示范按摩,“按摩环节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能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让高强度训练后的身体得到舒缓。”
课程结束后,记者协助体能训练师们记录学员训练数据。“我们会定期为孩子们制作体能成长档案,包括身体形态、柔韧性、核心肌肉群力量、有氧耐力、灵敏性、平衡性等重要指标,以科学化、个性化的记录方式,为孩子的体能发展提供全程追踪与见证。”爱酷少儿体能中心负责人陈香介绍,根据体能成长档案,与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提出家庭日常训练建议,比如“孩子协调性进步明显,在家可多做跳绳练习巩固成果”“每天保证适量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运动习惯”……让更多家长重视孩子体能发展,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记者手记:少儿体能训练师不仅是运动指导者,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健康引导者。他们用专业的运动知识帮助孩子强健体魄,以趣味教学激发孩子对运动的热爱,在每一次鼓励与陪伴中,教会孩子坚持与勇气,助力孩子绽放自信光芒。正如吴峰洋所说:“看到孩子们从‘我害怕’到‘我能行’的蜕变,就是这份职业最珍贵的回报。”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