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郭恒 潘星宇 梁建山) “现在村里项目推进更透明了,咱们反映的污水管网问题也很快解决!”近日,坎北街道吕滩村村民看着家门口整改完成的工程满意地说。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坎北街道纪工委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
今年以来,坎北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首责,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纪工委监督+群众参与”立体化工作格局,通过靶向监督、廉洁赋能、作风整治等一系列举措,为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和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聚焦重点领域,直击廉洁“关键点”。街道纪工委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推进等问题易发频发领域列为监督重点,累计开展专项监督12次。把村(社区)“两委”班子具体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体系,建立145份村(社区)干部廉情信息档案,对7名履职不力人员进行约谈提醒,成功推动解决土地流转、惠农补贴等民生问题10余个。
围绕人才振兴,织密廉洁“防护网”。街道纪工委量身打造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实行全流程跟踪监督。专项督查职业培训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严厉查处虚报培训人数等违规行为,督促完善产学研合作廉洁协议,确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有序。
厚植文化土壤,涵养廉洁“新风尚”。街道纪工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提升深度融合,推动建成长法廉政文化广场、果林秀水园廉政长廊等一批廉洁教育阵地,让村民在休闲中接受廉洁熏陶。通过文艺演出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以廉洁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让清风正气遍布乡村角落。
紧盯环境整治,拧紧廉洁“责任链”。街道纪工委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重点监督清单,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6次开展下沉式监督,现场发现并督促整改河道生态保护、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17个。设置“民生工程监督哨”,邀请纪检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建廉情监督队伍,借助群众“眼睛”推动解决污水管网铺设滞后等难题,让人居环境在监督中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