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港宣) 近年,滨海港镇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察民情、纾民困、暖民心,广大群众充分享受高质量发展成果红利。
社会“大稳定”,共建共享促和谐。立足全镇实际,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完成15个村“一站式”矛盾纠纷中心、2个试点“三零村”建设。强化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导向,系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实行“一案一策一专班”。
健康“大体验”,基本医疗强保障。提升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全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暨党员志愿者服务红色义诊”活动,走村进组,受惠群众达8000余人次。开展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专项体检活动,将义诊与入户相结合,普及急诊急救知识,宣传国家卫生及医保政策。
教育“大改善”,质量提升抓上手。严格落实“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加强家校联系力度,各校园设立校(园)长接待日,搭建起家校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搭建师生情感平台。启动“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积极向社会、家长做好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注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多次举办教师成长培训班、教育资源平台培训班等。
环境“大整治”,美丽家园添颜值。立足环境宜居宜业,纵深实施陈港村、木楼村“宜居村庄”整治提升工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推进沿海养殖区“三池两坝”建设,确保养殖尾水污染问题彻底整治到位。对全镇范围内的3条县级河道、21条镇级河道和119条村级河道累计巡河3247次,多措并举抓实镇村黑臭水体整治,通过截污、清淤、护坡等方式对7条黑臭水体进行整治,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困难“大帮扶”,温暖相伴解民忧。坚持以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为重点,新办低保户31户62人、特困户14户16人、困境儿童1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3.5万元。积极配合县级部门对村上报1714人75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失能、半失能评估,为40位困难老人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全镇586名持证残疾人做到100%入户调查年审。增设15个村级医保服务窗口,通过人员选定、业务培训、配齐设备,让医保部分事项在村即可办理,实现社会保障普惠共享,民生底色越发鲜亮。
文体“大丰富”,业余生活更充实。突出抓好文化惠民工程,以小活动提升大满意。举办惠民演出,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电影”150多场次,常态化组织跳广场舞、体育竞技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文化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