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擦亮司法为民“第一道窗口” —— 县人民法院加强代表委员联络推动诉讼服务提质增效
|
作者:冯磊 钱蓉蓉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91 发布时间:[2024-11-7] |
近年来,县人民法院秉承“如我在诉”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将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监督评议、联动共建融入诉讼服务的新路径,推动诉讼服务效率更高、品质更佳、特色更足,让群众在诉讼活动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真实可感、触手可及。 用好意见建议 升级设施硬件 “现在大厅的环境真不错,该去哪里办事一目了然。”在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经常能够听到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这样称赞。 为了让群众有更舒心、便捷的办事体验,该院启动了对1000平方米诉讼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工程。然而,升级改造工程究竟向哪个方向改? “请代表委员来走一走,看一看,听听他们的意见。”该院主要负责人在党组会上提出了关键意见。很快,10余名代表委员被邀请到诉服中心。“智能导诉要加强,但是人工服务也不能落下,要为群众多考虑一点。”“窗口不要太高,要让群众坐得舒服、书写得方便。”市人大代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李雪萍说道。 代表委员们把自己带入到办事群众的身份中找问题、提建议。整场活动结束,共征集到涵盖功能整合、智能应用、人性关怀、应急处置等各类意见30余条,为接下来的升级改造工程指明了方向。 遵循“一站、集约、在线、融合”要求,全新的诉服中心集诉讼引导、案件分流、立案审查、查询咨询、信访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设置2台智能诉服终端机,提供诉讼引导、网上立案、风险评估、费用计算等服务,新增4块电子显示屏,公示办理流程、当班人员、监督电话等12项信息。 配齐助残服务、老年用品、急救药箱等6类辅助工具,安排2名专职导诉员,提供叫号、立案、缴费、阅卷等“一对一”服务,切实消减群众诉讼生疏感。诉讼服务“一小步”,便民利民“一大步”,今年4月,该院诉服中心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 接受监督评议 提档服务品质 一直以来,县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推动成立联络专班,广泛邀请代表委员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旁听庭审、见证执行30余次,让法院工作更透明、更直观、更阳光。 今年3月,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帮助指导下,该院在诉服中心设立“民情值班室”,邀请代表委员每周两次到院轮值,现场听取群众诉求意见,评议立案、调解、信访工作质效,切实将代表委员监督工作嵌入到诉讼服务全链条,真正实现代表委员监督法院工作全覆盖。 监督在身边,功夫在平时。该院展现开放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务实的作风,“打开门”自觉接受监督,从监督中凝练提升服务质效的内生动力,以“刀刃向内”“自我加压”的举措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服务。 以效率提升为目标,该院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立案服务,公开登记立案流程和材料清单,提供诉状样本,力求“一纸清”“一次明”。以法院新媒体为载体,集成诉讼指南、文书样本、联系法官等便民小模块,积极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做到“就近能办、异地通办”。精选办案力量组成“1+2+2”速裁快审团队,实行“自选式”办案模式,一次组织15至30件类型案件当事人到庭,开展“叫号式”庭审,实现起诉、调解、开庭、结案全同步。 以质量提优为导向,该院针对涉老、涉残群体,设置绿色窗口,提供专人引导、优先办理、主动上门服务。搭建以企业“问诊”“执破”融合、信用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诉讼服务“一对一”接待100%,服务事项交办100%反馈,有效发挥“法院门诊部”作用。建立回访评价机制,部门领导抓好回访、分析、整改、回复,确保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链条闭环。 强化联动共建 融入基层治理 县人民法院根据代表委员的行业类别、履职经历,将8名代表委员纳入由退休法官、机关干部、医生教师等12名专职调解员组成的综合调解服务平台,会同县司法局、工商联等部门,构建高效率、低成本、全覆盖的解纷服务体系,全力满足群众在矛盾化解领域的多元需求。 “你们的两个孩子都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父母要多给彼此一些包容,留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市人大代表、界牌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刘剑划在参与一桩离婚案件调解时,结合自身教师工作经验,从子女成长角度出发,帮助双方打开心结。 在县工业园设立涉企服务联系点,为企业提供上门立案、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法治体检等服务,适时组织相关行业代表委员上门走访、调研,为企业家搭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洽谈合作的良性互动平台。 在开学季、劳动节、妇女节等时间节点,联动代表委员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在讲好法律知识的同时,分享各自专业领域知识,增强宣讲内容覆盖面,扩大教育引导效果。同时,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到法院自创普法视频栏目《滨法说》的制作中,为网络普法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