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晶莹的浪花 ——陶必虎新闻作品集《新闻浪花》读后随感
|
作者:刘军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513 发布时间:[2024-10-11] |
日前,《滨海日报》原编辑陶必虎的新闻作品集《新闻浪花》被滨海县档案馆收藏。县档案馆发给他的荣誉证书上写道:“您捐赠的《新闻浪花》具有保存价值,已被我馆永久收藏,感谢您对滨海县档案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陶必虎,年逾花甲,已退休,《滨海日报》原资深记者,出色的新闻老兵。起初,他是一个乡土热血青年,抱志从戎入伍,在军营经受历练和磨砺。他具有军地两用的人才特质,从部队退役地方,一次考试机遇让他实现华丽转身,入列新闻队伍。他的使命担当,是用手中一支笔,在滨海大地,走镇区、跑街道、进村户,调查采访。春秋往复,秉持职业操守,笔耕在新闻这一广阔天地。写政务民情、宣传教育、商企“三农”、文化艺术等,都能得心应手。 《新闻浪花》50万字,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知名书法家臧科、《盐阜大众报》经济部原主任姜茂友、滨海县融媒体中心原总编辑金力分别作序。书中很大篇幅是作者从事新闻写作30多年来,在全国、省、市的获奖作品。体裁有特写、消息、故事、通讯、言论、访谈、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被采访对象中,有运筹帷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有戎马一生的军事将领,有蜚声海内外的影视大腕,有驰名华夏的小品相声大师,有硕果累累的知名作家,有工商业界的巨头骄子,有执掌中国女乒帅印的乒坛宿将,有身残志坚的奥运冠军,有桃李满园的教坛精英,有企业家、书画家、雕塑家、歌唱家,当然也有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学生…… 不管是寥寥几百字新闻消息,还是洋洋万言的报告文学;不管是以立论为要的言论,还是以铺陈见长的通讯;不管是攫取重点镜头的特写,还是以情节取胜的故事……陶必虎总能拎得起,放得下,铺得开,收得拢,也总是一一拿捏得恰到好处,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翻开《新闻浪花》,有如闯入花海一般,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竞相争芳,新闻之花朵朵艳。 善于从新闻信息中抓住时下带有方向性的问题,采写出引领性、导向性稿件,也称“抓问题”稿件,是陶必虎新闻写作的一大特色。他针对人们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的现实,采写出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的稿件《发现质量、计量问题,可找质监局赔偿,滨海质监局率先推行“先行赔偿”》;他觉察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期普遍出现的市场、技术、自然灾害等问题,采写出《喜看学地一片绿,不见竹林风光在,相邻两村同调结构景况大异》;他发现农民脱贫后出现的“等、靠、要”等一系列问题,采写出《脱贫后的思考》系列稿件。陶必虎较好地履行了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奔走在时代前列,发掘影响、制约社会文明进步的问题和矛盾,从而引导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新闻贵在新。读了陶必虎的《新闻浪花》,让人感到改革开放后的滨海县新人新事新风尚层出不穷。他的一条条新闻都忠实记录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从黄海滩头刮来的新风,夹带着海水的咸涩和鱼虾的腥味,一阵紧似一阵,扑面而来,让人陶醉惬意,让人心往神怡…… 陶必虎是滨海新闻战线笔耕不辍的“老黄牛”,也是《滨海日报》的“获奖专业户”。他采访作风扎实,观察问题细致,有良好的新闻职业敏感,经常从不经意的生活细微处、从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从社会关注的热点中抓到“活鱼”,受到同事们的好评。有一次,他下乡采访,在一位村民家午休,这一家是村里的良种小麦保种户。为了不让种子混杂,丈夫要全家人都脱掉鞋子脱粒,为此,夫妻间发生了争吵。陶必虎感到这虽然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却折射出新时期农民的道德新风尚,便及时采访撰写了新闻特写《赤脚记》,后来被《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采用,《新华日报》还专门配发题为《于生活细微处采撷浪花》的评论。此稿被评为华东六省一市好新闻一等奖。 2002年3月的一天晚上,大雨滂沱,陶必虎在界牌镇采访正准备返回,听到该镇竹林村有“郭建光”“阿庆嫂”式的村民在常熟市沙家浜打工的消息,感到这个素材有新闻性和故事性。他立即冒雨前往采访,连夜写成题为《卖茶不逊“阿庆嫂”,带兵更有“郭建光”,竹林村四百村民淘金沙家浜》的消息。这篇作品后来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2011年春的一天,陶必虎在县二实小参加学生家长会时,听说这样一件事:该校六(1)班何欣颖同学,在被钢水严重烫伤的爸爸失去生活信心之后,用每天给爸爸一个吻和辛勤操持家务的方式,努力为爸爸抚平肉体上和心灵上创伤,使爸爸脆弱的生命重新迸发出希望的火花。陶必虎感到,一个“吻”,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却折射出当代少年儿童孝敬父母的可贵品质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当即便跟踪采访,写成通讯《吻出爸爸生命的火花》。此稿不仅获得当年度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何新颖同学还因此稿见报后产生的广泛影响,被评为“中国好人”。 为什么不起眼的小稿,四、五百字的“豆腐块”能在全国、省、市获奖?凭的就是新闻眼光、新闻理论、新闻知识、新闻储备和新闻自觉,当然也有陶必虎的新闻自信——他定是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道好菜,肯定有人识货。 在长期的新闻写作实践中,陶必虎总结出“新闻标题挖动感、挖典故、挖双关”的观点,归纳出“四求、三引、四悟”制作标题的方法。“四求”,即静中求动式、描写求动式、形象求动式、拟人求动式;“三引”,即寻觅内涵一致引典故,找出共同特征引典故,把握人物造型引典故;“四悟”,即从专用名称上悟“双关”,从汉字的谐音上悟“双关”,从事物的特征上悟“双关”,从某种行为动作上悟“双关”。他为《滨海日报》创作了许多精美标题,可谓成果丰硕。1998年至2002年,他连续5年获得中国县市报好新闻标题奖。1998年,我县具有一定学历和职称的知识分子有外流现象,县委、县政府及时召集有关部门成立人才基金会,对具有一定职称和学历的人发放固定津贴。陶必虎在采写这条消息时,巧妙地与楚汉之争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联系起来,将标题制作为《效仿“萧何”追贤才,挽留“韩信”救江山,滨海县筹集“经济人才基金”》。由于标题引用历史典故恰到好处,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这则消息荣获1998年度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作品奖。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中,陶必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记录下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新闻浪花》作品集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辉煌总结,更是他智慧与热情的结晶。在他晚年之际,愿他的每一天都如他的文字一样,充满智慧与光芒;愿他的生活如同他报道的新闻一样,真实而深刻;愿他的晚年如同他笔下的故事一样,精彩而温馨;愿他的健康如他的精神一样,坚韧不拔;愿他的幸福如同他的影响力一样,深远而持久。 (作者系《滨海日报》原总编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