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登高赏秋 祈寿敬老
——滨海重阳节风俗趣谈
作者:封长林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331 发布时间:[2024-9-30]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因日(初九日)与月(九月)都逢九,被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黄河故道滨海人在风清气爽的金秋重阳日,登高赏秋,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
  登高祈福。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有人丧命,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有个青年叫桓景,父母被瘟疫夺走了性命,自己也差点儿命丧黄泉。桓景病愈后,辞别妻子和乡亲,访仙学艺,决心为民除害。桓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就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说完,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突然,瘟魔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瘟魔刺死,瘟疫消除。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重阳节,人们登高远眺,目之所及,一望无际尽是丰收的美好景象,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风俗大致来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适宜的气候,便于乘清气升天。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先民们选择九月初九日登高,希望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升入天宫,其实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大抵分为登高堤、登高楼、登高台。登高风俗传承至今,逐步发展为一种具有节令性的、可以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民俗体育活动。
  赏秋观菊。重阳日,五彩缤纷的菊花傲霜怒放,是长寿之花,凌霜不屈的象征。文人墨客聚会饮酒,赏菊赋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它是一种药酒,味道微苦,饮后使人明目醒脑。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南朝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唤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民谣唱道:“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尝蟹吃糕。重阳节前后,螃蟹正肥美,蟹肉细腻且营养丰富。人们用罾、簖、网等渔具到沟、河里捕捉螃蟹。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品尝螃蟹时,人们通常会搭配新鲜姜和醋,去腥、驱寒,使蟹的味道更加鲜美。重阳糕是重阳节的时令食品,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用一片糕搭在儿女的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是古人制作重阳糕的本意。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的寓意。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上蜡烛灯,谐“登(灯)高”之意。民谣说,重阳吃块糕,过寒也不焦。
  祈寿敬老。上古时,人们在秋季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传承至今,重阳节便增添了尊老敬老的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是长久、久远的谐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九九”即“久久”,在重阳节赋予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所有这一切,都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新闻宣传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