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盐阜大众报》曾在苇荡里诞生
|
作者:封长林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8031 发布时间:[2024-9-30] |
在滨海港镇头庄村境内,村庄的一角,有四间很破旧而又矮又小的土坯草房,房前树立着一块标牌:“《盐阜大众》报创刊旧址”。《盐阜大众报》为什么会诞生在偏僻的乡村呢?这里还有一段新四军及盐阜区党委创办《盐阜大众报》,开展革命宣传的佳话。 1943年2月,日本侵略军对盐阜区进行第二次大“扫荡”。为避敌锋芒,新四军军部及盐阜区党政机关分散到农村及沿海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盐阜区党委机关报《盐阜报》的编创人员、印刷厂也撤离原驻地转移到阜东县海边一个叫施头庄(原阜东县苇荡乡施头庄,现滨海县滨海港镇头庄村)的小村子,利用4间草房继续进行报纸的编辑和发行工作。盐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阑西兼任报社社长,赵平生(黄则平)任主编,参加编写各类稿件的人员有华应生、孙克定、洪藏、秦加林、凡一、钱毅、陈允豪、陈石朋等。《盐阜报》分政府版、军事版、党群版和副刊《新地》版,主要报道盐阜区的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抗日统一战线、整风运动、文化教育、财政工作、策反伪军工作、锄奸工作以及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多方面的内容。《新地》副刊刊载大众诗歌和民间小调,以及可供农村业余剧团演唱的打鼓说书、快板、小淮剧等文艺材料。 但是,由于时间和版面的限制,很多战士、群众向《盐阜报》的投稿无法刊登出来。为了满足部队战士和根据地干群的需要,编辑部又办了个油印小报《通讯》,供群众阅读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由于稿子大多来源于群众,文字通俗易懂,老百姓看了都很喜欢,有人说:“这都像一个大众报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百姓这样的议论传到了报社同志那里,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为广大人民大众办一份报纸。为了满足根据地大多数人的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指导,开辟通俗化、大众化办报的新路子,中共盐阜地委决定把《通讯》改为《盐阜大众》。 为了把《盐阜大众》办成真正群众性的报纸,报社确立了“使粗识字的人能看得懂,使不识字的人能听得懂”的办报口号。在当时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因此,当时报社特别作了几条规定:稿子写好后要念给群众听;要写短文,一篇文章一般不超过500个字;一张报纸,不同的字不超过1000个;编排方面要采取“豆腐干”式;要有文有图,图文并茂。创刊号《告读者》明确了办报宗旨:“诸位,我们老早出的《盐阜报》,大众看不到,或者看到也看不大明白。后来有人想出一种泥腿子报,专给不识多字的大众看,可惜因为‘扫荡’出不出来。但是在反扫荡期间,诸位一定更想知道天下大势,国家大事,以及反扫荡的消息,所以我们出这个大众报,用极粗浅的文章和图画,登载盐阜区以及国内外的新闻消息,此外还有大众评论、大众知识、大众通讯、大众写作以及故事、歌谣、小辞典等,好给诸位做学习的材料。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并且把看过的报多传给人看,多多讲给人听。并希望大家多投稿多提意见,好使这报纸改好起来。” 报社设在一户曹姓人家的几间茅草房中,记者、编辑晚上在煤油罩子灯下写稿、编辑。没有桌子,他们就用一个简易的文件夹或马粪纸垫着。他们睡的是土脚床,铺的是芦苇、蒲草打的笆或茅草,吃的是大麦糁子和稖头子。张爱萍将军夫妇住在隔壁,经常到报社指导工作。报社工作条件虽然十分简陋,但是报纸出版后,却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他们踊跃参与到报社的各项工作当中,有的做交通员,有的搞印刷,有的帮助报社转移机器设备,还有的给报社送桑树皮做报纸的原料。他们还经常给报社人员送去粮食和蔬菜。黄克诚将军于1944年1月1日在《盐阜大众》报上题词“动员与组织根据地的一切力量,粉碎敌伪扫荡、蚕食,准备反攻敌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根据地的青年积极参军。 《盐阜大众》于1943年4月25日创刊,报头“盐阜大众”4个字为木刻楷体,由右至左横排。前四期为8开4版半月刊。继改为8开4版10日刊、周刊、5日刊,在头庄时期最后改为3日刊。1945年报社迁至淮安蒋公馆,1946年元旦,报纸改为4开4版,报头为行草体“盐阜大众”由右至左横排。1947年,《盐阜报》停办,《盐阜大众》成为了盐阜地区党委的机关报。1959年9月2日,《盐阜大众》使用刘少奇手迹重新设计报头,从此以后全称为《盐阜大众报》。 在盐阜地区,《盐阜大众》不仅是党的喉舌,宣传党的主张,而且对普及新文化运动,帮助工农大众学习新文化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大力宣传红色文化,2022年,经滨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滨海港镇境内建成《盐阜大众报》纪念馆,已成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关闭窗口] |
| |